7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企业家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深入分析当前形势,就保护和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提出落实好纾困惠企政策、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构建亲清政商关系、高度重视支持个体工商户发展”四点要求。就“弘扬企业家精神”提出增强爱国情怀、勇于创新、诚信守法、承担社会责任、拓展国际视野五点希望和要求。坚定不移地“集中力量办好自己的事”,为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提供了科学指引和根本遵循。我有幸作为11名民营企业代表之一参加了座谈会,在现场聆听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充分体现了总书记和党中央对各类市场主体一以贯之的关心和支持,对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的关怀和厚爱。
作为伴随改革开放成长起来的中国民营企业群体,我们是改革开放的实践者、参与者和受益者。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进程中,弘扬企业家精神、激发企业发展活力,显得尤为重要。我就新时代民营企业弘扬企业家精神,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积极投身建设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做如下五点交流发言。
第一,以更高的站位,让家国情怀更浓厚一些。“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有了强的国,才有富的家。”作为在改革开放政策指引下成长起来的第一代民营企业家,我们会进一步树立家国情怀,坚定理想信念,自觉胸怀大局,将“利国、利民、利企业”作为企业经营的根本遵循,坚定“产业报国、实业强国”的信念,把企业发展和国家繁荣、民族兴盛、人民幸福紧密结合在一起,主动为国担当。我们会以“全面、辩证、发展的眼光”看待当前的困难、风险和挑战,深刻领会、积极遵从总书记的谆谆教导,辩证地看待“危”和“机”,增强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必胜信心,静下心来、做精主业,攻坚克难,凝心聚力办好企业,积极投身于构建新发展格局。
第二,以更高的质量,让创新动力更澎湃一些。创新精神是企业家精神的灵魂,创新是企业发展永恒的动力。我们会以创新为核心竞争力,坚定不移地实施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把各行各业打造成为具有竞争力、强大的“创新主体、发展主体”。积极投身“京津冀协同发展、长三角一体化、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重大国家战略,抓住“两新一重”建设等重大发展机遇,争做高质量发展的排头兵。
第三,以更高的标准,让诚信守法精神更坚定一些。我们会继续坚持“合法合规、正派经营”的理念,遵纪守法办企业、光明正大搞经营,提升法治意识、契约精神、守约观念,以恒心办恒业,积极参与构建亲清政商关系,为做好“六稳”(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落实“六保”(保居民就业、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保粮食能源安全、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保基层运转)作出积极努力。
第四,以更高的格局,让社会责任意识更强烈一些。我们会把个人成长、企业发展与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紧密联系在一起,关心关爱员工,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积极履行企业社会责任。今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的收官之年。广大民营企业有责任和使命,在积极投身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的历史洪流中作出我们应有的贡献。我们会继续积极参与精准扶贫、光彩事业、东西部扶贫协作和对口支援等,主动投身脱贫攻坚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第五,以更高的视野,让全球竞争能力更强大一些。我们会以更高的视野扎根中国,放眼全球,立足国内超大规模的市场优势,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面向“一带一路”,参与全球竞争,坚定不移地探索境外产能合作园区建设,为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做出应有贡献。
化用今年4月3日《中华工商时报》刊载的评论文章中的一句话,疾风知劲草,烈火炼真金,我们民营企业当自强,我们民营企业家会自强。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关键时期,我们广大民营企业一定要继续坚定发展信心,集中精力办好企业,坚定不移地实施“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争做“增强爱国情怀、勇于创新、诚信守法、承担社会责任、拓展国际视野”的典范,为奋力实现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应有贡献!
(以上嘉宾发言内容由本报记者朱永康根据会议速记整理,图片由本报记者张雷拍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