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联、吉利、蚂蚁、京东冲刺科创板

科创50指数含金量有望不断提升

作者: 【记者李涛北京报道】
    就在市场静待首批4只科创50ETF获批之际,科创板不断迎来利好消息。9月1日,证监局上海监管局网站公布了关于银联商务股份有限公司的辅导备案基本情况表,国内最大收单机构——“银联商务”冲刺科创板上市。同日,吉利控股在上交所披露了科创板IPO招股说明书(申报稿),正式向国内科创板“整车第一股”发起冲击。近日,蚂蚁集团也宣布在科创板和港交所同步发行上市计划,有望成为科创板市值第一股。据悉,京东数科正在筹备科创板上市,估值近2000亿元……
    科创板由于具备首开注册制先河、提供包容的上市条件等制度创新优势,成为A股市场明星板,引来不少中概股和科技创新金凤凰落枝科创板。据统计,2020年上半年,科创板上市公司共实现营业收入1128.1亿元,同比增长5.8%,归属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24.2亿元,同比增长42.3%,营业收入和利润增速均位居所有市场板块之首。业内人士指出,随着更多优质科创公司登陆科创板,板块的整体盈利能力将进一步增强,科创50指数的吸引力也进一步提升。
    8月28日晚间,上交所与中证指数有限公司宣布,将根据指数规则调整科创50指数样本,此次调整将于9月14日正式生效。
    经专业人士测算,此次调出股票合计总市值约260亿元左右,多数股票在50亿左右,调出的5只股票约占指数权重的4.3%左右,调入股票总市值超过1000亿元,科创50指数的市值代表性将有所提升。
    工银瑞信指数投资中心总经理章赟向记者表示,科创50指数按季度调整,相较其他主流指数调整频率更高,效率更快,更能够及时反映科技市场的风格变化和产业变迁,加速指数自身迭代。“因为高精尖的科技领域,更新换代、自我进化能力、自我造血能力均更快。”
    科创50指数于7月22日正式发布,该指数以2019年12月31日为基日,基点是1000点,截至发布日,年内累计涨幅为49.72%。2020年以来,相较沪深300、中证500、创业板、深证100、上证50,科创50指数在主流指数中排名靠前,业绩表现优良。显示出高弹性特点。在科技股周期启动时,科创50涨幅也非常大。拉长来看,考虑到指数长期的成长性,科创50长期年化回报率有可能成为宽基中最高的指数。但科创50的风险在于短期波动性相对更大,如在8月份市场波动的情况下,科创50回撤幅度大于科创板指。
    在章赟看来,基于科学的编制方式,科创50指数呈现出极强的硬科技特色和充分的板块代表性。从行业分布看,科创50指数的一级行业分布包括计算机、电子、医药生物等,科技属性极强,且行业集中度非常高,主要聚焦几个高新领域,是中国未来高新技术的集中体现。
    根据8月21日证监会发布的《2020基金募集申请公示表》显示,包括工银瑞信上证科创板50成份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在内的首批四只科创板50ETF已获受理,距离产品正式面世已进入倒计时。
    除了被动产品的布局以外,公募基金正积极参与科创板主动投资。Wind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6月30日,主动偏股型基金2020年二季报前十大重仓股中约80只科创板个股。
    今年以来,在经济预期不佳、流动性较为宽裕的背景下,中美股市上的科技股均跑出了较为明显的超额收益。对此,工银瑞信认为,投资科创板,宜淡化短期估值扰动,更多从中长期角度,在有成长性的赛道中自下而上寻找机会。
    数据显示,科创板过去一年估值溢价较主板更明显。章赟进一步指出,从潜在增量细分市场的角度,未来科创板三类产业值得关注:一是在全球范围内具有明显比较优势的产业;二是相比海外,有进口替代或结构补强需求的产业;三是全社会数字化转型过程中的增量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