券商打造专属理财节

专家称该平台已成探索财富管理转型之路新模式

作者: ■本报记者董潇
    
    除了天猫有“双十一”购物节,理财也有购物节。60多家券商“相约”打造了属于证券行业的专属理财节日——“8·18理财节”。据了解,“8·18理财节”已经连续举办了3年,今年更是增加了许多新“玩法”。
    记者发现,与前两届相比,今年的“8·18理财节”,收益凭证、质押式报价回购成为各家券商主推的“明星产品”。还有不少金融机构尝试了直播形式,让研究所所长、明星分析师等专业人士与投资者“面对面”交流。专家分析称,“8·18理财节”已成为券商探索财富管理转型之路的具体体现。
    与传统银行理财产品不同,银行理财是投资者把钱交给银行来进行管理和投资以获得收益。券商理财则是投资人把钱委托给证券公司,让证券公司对资金进行管理和投资。今年股市不错,不少银行理财资金就投入了股市或者相关金融产品。券商的理财产品,在这方面就有自己的天然优势。一位券商人士称,“证券公司集合资产管理计划可以投资股权类产品,因此相比银行理财,券商理财预期收益要略高一些。”
    据了解,券商理财为了吸纳客户资金,在此次购物节中,增加了一个新玩法,即投资者可以在理财平台上先进行一个抢券活动。一位购买理财产品的王先生对记者说,他抢到了一张收益4.2%的理财券,只需花1818元。据券商理财相关负责人称,这类理财券用于购买质押式报价回购(以下简称“报价回购”)产品,起购门槛仅为1000元。“报价回购”根据期限不同,年化收益率一般在2.5%-4%左右。
    记者观察到,除了“报价回购”理财产品,还有“收益凭证”这个具有保本性质的超强竞争力产品,最高收益率甚至可以达到8%以上。机构人士称,投资人把钱借给证券公司,证券公司承诺到期偿还本息的基本是保本保收益的产品。在资管新规要求金融机构理财产品不得承诺保本保收益并打破刚兑后,收益凭证大放异彩。此外,券商也有中低风险的、和银行理财差不多的产品,只是银行理财产品有的时候是银行代销挣佣金,而券商一般都是自己的产品。
    一位券商人士表示:目前,券商理财还没有像银行理财那么被大众熟知,很多百姓对其更是陌生,总认为门槛会很高,随着资管新规的出台,尤其是保本理财已经不复存在,投资需求又在不断增长,券商理财这种高收益且保本的理财,正在逐渐被一些追求低风险的投资者熟知并追捧。
    此外,今年“8·18”理财节”还有一个亮点就是导流方式不一样,本次活动利用了直播、福利游戏化等较新颖的互动模式,且在短时间内集中投放资源,有效地强化了客户的感知。同时,本次活动是券业集体造节,在社会舆情上拥有一定的联动效应,也从更广的范围增加了“8·18”的热度。活动的各个节点需要与整个行业的宣传节奏有效联动。
    本次“8·18”理财节中,中泰证券打破常规的打折销售活动模式,另辟蹊径,以宣传大类资产配置的重要性为前提,提出“投资思路升级资产配置先行”的活动主题,顺势推出资产配置组合线上产品,可实现股票、场内基金、场外基金等大类资产的综合配置,结合已有的交易圈投顾产品,可以更加全面覆盖投资品种,为客户做好资产配置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