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政治建会工作抓牢抓细 把意识形态责任压紧压实

作者: ■丁文

    近年来,长沙市工商联始终把政治建会摆在首位,不断加强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思想政治教育,牢牢把握工商联系统意识形态工作主动权,努力营造正面、激励、向上的浓厚氛围。
    坚持好政治组织定位
    工商联的成立和发展一直是在党的统一领导下进行的,必须旗帜鲜明讲政治。目前长沙市共有商协会党组织47个,直管党员达536人。积极抓好商会党建和指导民营企业党建,成立“市商协会组织联合党委”,负责市工商联直属商会党建工作,指导全市工商联系统会员企业、各商会的党建工作。打造高素质党务工作队伍,召开党组织书记述职考评会,以评促进,提升党组织书记的履职能力。
    为民营企业党员开辟学习阵地,成立商协会组织联合党校,举办“党性修养提升班”,每季度安排一次集中学习培训,通过专题授课、讨论交流、现场教学等方式,对商协会组织党委的直管党员、特别是近期培养发展的党员进行集中培训,每名党员参加集中教育培训时间每年累计不少于12学时。
    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引导年轻一代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继承发扬老一代企业家的创业精神和听党话、跟党走的光荣传统”的重要讲话精神,指导成立“长沙市青年企业家商会”,把一批爱国爱党的青年企业家团结在一起。
    强化好政治引领职能
    强化思想引导和政治引领,凝聚发展共识,团结带领广大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综合素质不断提升。扎实推进“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加强对商协会党支部指导,确保主题教育落到实处。主办3期主题教育读书班,对所属党组织书记进行专题培训,提升党组织书记能力素质。持续开展以“守法诚信经营,坚定发展信心”“不忘创业初心,接力改革伟业”为主题的理想信念教育,引导民营企业家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发展信心。
    充分发挥工商联在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参与政治和社会事务中的主渠道作用,引导和支持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有序参与政治生活。畅通政企沟通渠道,定期举办政企恳谈会,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亲自参加,倾听企业诉求。在全市筛选、推荐100名民营企业家担任营商环境特邀监督员,支持民营企业家参与优化营商环境。充分发挥企业家的领军示范作用,聘请38位民营企业家为招商大使,鼓励他们积极利用商会资源和平台优势,助力招商引资。
    充分发挥工商联在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思想政治工作中的重要作用,扎实做好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思想状况调研。针对其在新时期的思想观念变化特点,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努力把工商联组织办成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的“学校”。率先在全省创办长沙经理进修学院,坚持一手抓业务培训、一手抓思想政治教育,2019年举办10期培训班,培训非公有制经济人士1039人。
    落实好意识形态责任
    加大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意识形态能力建设,进一步增强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共识。切实把意识形态主体责任扛牢扛实,党组在思想上高度重视,把意识形态工作纳入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重要内容,列入党组重要议事日程,严格落实“六个纳入”要求。面对非公有制经济领域意识形态工作在新时代出现的新问题,探索特点、总结规律,建立《意识形态任务清单制度》《意识形态情况报告制度》等15项意识形态工作制度,涵盖非公有制经济领域意识形态工作的各方面,如出台《关于加强社科理论类论坛管理的通知》,对商协会和会员举办论坛的程序进行严格规范,减少意识形态工作风险,确保不出有损党中央权威和形象的声音。
    长沙市场主体达110万,网民思想活跃,自媒体发达,防范网络意识形态领域风险的压力更大,任务更重。不断增强敏锐性和鉴别力,从苗头隐患处察觉重大风险,迅速做出反应。果断处置舆情源头,做好引导、控制工作。针对非公有制经济领域点多面广的特点,不断强化官网和微信公众号的管理,配备专职工作人员进行采编,严把审核、审查关。建立宣传工作交流微信群,将直属商协会和会员企业宣传人员纳入管理,发布纪律和制度,引导企业家言论。及时掌控直属商协会、会员企业的网站、公众号动态和舆情,建立意识形态舆情处置预案,有效应对可能发生的意识形态问题。
    每年举办市商协会组织联合党委庆七一表彰大会,表彰一批优秀基层党组织、党务工作者及优秀共产党员,发挥先锋模范的示范作用。围绕重要时节、重大活动、重点工作开展主题宣传,联合市委宣传部、市委统战部和中华工商时报、红网湘商频道,策划开展“非公经济力量”“40年40人”“最美建设者”等一系列主题宣传活动,形成系列报道。今年防疫期间,涌现大量“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民营企业家。据不完全统计,全市商协会、民营企业累计捐款捐物近3亿元。市工商联组织编印《抗疫纪实》,汇集长沙非公有制经济领域抗击、防控疫情的优秀事迹,展现新时代长商责任、长商速度、长商精神。
    (作者系长沙市委统战部副部长、市工商联党组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