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绵工商联情缘
作者:
■叶华青
又是一年的3月8日,这是我永远不会忘记的日子。16年前的2004年3月8日,组织上把我从县经贸委副主任岗位调到县工商联(总商会)担任副会长。当时的县工商联机关包括我在内只有3名同志。翻看那一年那一天的日记,往事历历在目……
时间是最公平的。服从安排,爱岗敬业,能耐寂寞,单位虽小,也会有人生的乐趣与收获。
我大学时学的是师专中文系,毕业后在乡村中学教书,后来在职攻读了公共管理硕士(MPA)学位。参加工作至今已26年了,但在工商联工作却16年了。回首过去,在改革开放后学习、工作的我,身上遗传了一种独特的“商人基因”,还有一种解不开“工商联情缘”……
听父亲讲,我的祖父是一个中药材小商人,常会挑着中药材到离家50多里外的县城摆摊。把各种清洗干净、斩切规则的中药材摆出来,一小堆一小堆,形态色香各异,琳琅满目,吸引好多人。祖父还会中医,开出的药方,往往一两剂便“药到病除”。祖父有时还会去当时的商会会馆万寿宫,那里有商会开的客栈。祖父身上的“商人基因”,是否隔代遗传给了我,并且让我有缘在县工商联(总商会)工作。
我是1971年出生,1977年开始读小学。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以后,改革开放的春风里吹拂全中国。在我读小学、初中、高中时,分别有过一次难忘的“经商”体验。读小学时,我常常跟着大人到山里去采摘金银花和海金沙,或者在村里捡桃核取桃仁等,晒干后卖给墟镇的药店,能换得五六毛钱,可以买作业本和笔,面对通过自己的劳动换得的果实,感觉特别开心。读初中时,当了解到食堂一位古师傅家里建房需要木头,便扛过一根长大约两丈、中间围径一尺五左右的杉木,步行十多里路卖给那个师傅,挣得4元钱,够半个学期的零用。后来,读高一那年暑假,去毛竹之乡的碧洲一个姓肖的同学家,发现他家房前屋后长满了箬叶,我们家乡好多人采来晒干,一斤能卖三四毛钱。我和同学便采摘了两天,晒干后运到县土产公司,我当时分得19元,够两三个月的菜金,用自己的劳动第一次换得这么多的报酬,当时感觉特别爽。
感谢国家推行人事制度和干部选拔制度改革,让我有机会由一名教师转变为公务员,并走上了领导岗位。
师专毕业后,我回到家乡中学任教,担任语文老师、班主任、教导处副主任;凭着发表的100多篇文章,1997年8月调到县教育局办公室工作;1999年5月,调到县政府办担任领导秘书;2001年通过公开选拔副科级领导干部考试,担任县经贸委副主任。2004年3月调到县工商联(总商会)担任副主席(副会长);2011年主持工作,2012年7月起担任县工商联(总商会)主席(会长);2016年8月,担任县政协副主席、县工商联主席、总商会会长。
因为有党和国家的好政策,工商联商会才能成为工作的好平台。率队赴欧洲八国、马来西亚、新加坡、香港、澳门等地学习考察三次。遂川县2014年荣获全省首届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县,2015年荣全省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先进县;连续四年荣获全国“五好”县级工商联,连续四年荣获“创新中国”工商联工作特别奖;还荣获目标管理考评先进单位、特别嘉奖、脱贫攻坚先进单位等,受到了县委、县政府的表彰。2017年,作为江西省工商联推荐的代表,参加中国工商联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聆听了李克强总理的重要讲话,并合影留念。2018年,又作为江西省唯一一个县级工商联代表,有幸参加全国工商联组织工作会议暨“五好”县级工商联经验交流会;还作为江西省推荐的唯一候选人,参加了全国工商联系统先进工作者的评选。虽然未能获评,但贵在参与,我已经深深体会到了工商联组织的博大。在县工商联工作,更深刻地感受到了经济发展跳动的“脉搏”,也亲自感受到非公有制经济的蓬勃发展,坚定了广大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对党和政府的信任、对加快发展的决心。
感恩组织培养,感恩“工商情缘”,让我在工商联工作的岁月充实而美丽。
(作者系江西省遂川县政协副主席、县工商联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