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资在华并购热情高涨
前5个月金额达90亿美元创10年来新高
作者:
■本报记者宋寒业
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社会生产生活计划,国内外经济均受到一定程度影响。在此情形下,外资在华并购却呈现出逆势上扬的情况,那么,是哪些因素推动了外资并购的大幅增长?外资并购对我国本土企业的发展又会带来哪些影响?
外资并购交易活跃
贝克·麦坚时国际律师事务所与荣鼎咨询合作发布的最新研究显示,今年前5个月,外资在华并购金额达90亿美元,10年来首次超过同期中国企业海外并购金额。尽管疫情使得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但外资并购热情不减。
今年1月1日起,国内期货公司外资股比限制被取消。4月29日,摩根大通宣布,经与合资方及相关主管机构协商,其旗下期货和期权业务已向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提交申请,有意将其在摩根大通期货有限公司中的持股比例由49%增持至100%。摩根大通此举意味着中国期货业即将迎来首家外资独资期货公司。
2月份,好想你宣布出售旗下百草味100%股权,接盘者为百事可乐;5月份,大众汽车宣布,将投资10亿欧元获得安徽江淮汽车集团控股有限公司50%的股份,同时增持电动汽车合资企业江淮大众股份至75%,获得合资公司管理权。
由此可见,今年上半年外资在华并购业务交易格外活跃。值得注意的是,外资在华并购于2018年年中已出现上升势头。荣鼎咨询报告显示,2019年全年,外资在华并购金额达350亿美元,为近10年高点。在全球经济承压的情况下,今年前5个月我国包括并购投资在内的全部外商投资规模达3551.8亿元,总体降幅收窄至3.8%。
荣鼎咨询发布报告称,过去18个月,外资在华的并购热潮是此前10年未有过的,其中大部分并购交易由美国和欧洲企业推动,在中国放松外资持股限制的机遇下,外资看好潜力巨大的中国消费市场。
利好政策不断出台
近年来,我国不断出台“稳外资”利好政策,使外商能够享受到如税收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在政策的推动下,我国外资并购情况较往年大幅增长。
2月5日,商务部在回复公众留言时表示,商务部将结合《外商投资法》及其实施条例的施行情况,会同相关部门对《商务部关于外国投资者并购境内企业的规定》涉及的有关问题进行研究,适时启动相关工作,在《外商投资法》的框架下进一步完善外资并购制度。
近期,商务部发言人高峰表示,商务部将加快落实新版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确保新开放措施及时落地;抓紧修订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进一步扩大鼓励的范围,使更多领域的外商投资能够享受税收等相关优惠政策;加强重点外资项目服务工作,协调解决外资企业和重点外资项目面临的困难问题;修订出台《外商投资企业投诉工作办法》等规章,进一步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
值得一提的是,2020年版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于7月23日正式施行。本次修订进一步缩减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将加快服务业重点领域开放进程,放宽制造业、农业准入,继续进行自贸试验区开放试点。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一直十分重视引进外资、利用外资,也一直保持相关政策的稳定性与连续性,稳定友善的政策环境,有利于境外投资者在华长期投资发展。
国内市场潜力巨大
得益于国内不断优化的营商环境,加之国内潜在的市场需求,未来外国投资者对中国资产的并购将继续保持强劲势头。
贝克·麦坚时国际律师事务所与荣鼎咨询合作发布的报告认为,外资在华并购热情高涨主要有三个原因:一是看好中国旺盛的消费需求;二是中国在政策上欢迎外资;三是日益成熟的中国企业对外资吸引力增强。
“我国经济增长速度在世界上仍处于领先地位,经济发展情况持续向好。”北京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师黄秋彬对记者表示,他认为,我国经济尚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产业升级带来的黄金投资机会和人均收入水平提高带来的巨大消费需求,使得我国的投资机会充满无穷的魅力。
外资来华并购对提升我国企业管理水平、促进我国经济发展均有正向影响。但在黄秋彬看来,对于国内企业而言,也将面临更加激烈的竞争。要想在激烈的市场中拥有一席之地,国内企业需要找准自己的定位,发现自己的比较优势,挖掘自身发展潜力,提升技术含量和管理水平,抢占先机拥抱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