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批新三板IPO为何相中艾融软件和颖泰生物
作者:
■本报记者刘弋瑗
近日,伴随着精选层首批IPO企业的申购开启,有关精选层讨论热度陡增。作为首批参与申购的两家企业,艾融软件、颖泰生物也引起了市场的高度关注。
6月10日,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公司(下称股转系统)挂牌委召开第一次审议会议,艾融软件、颖泰生物双双获准通过。7月1日,艾融软件和颖泰生物作为第一批进行网上申购的个股,正式开启新三板IPO之旅。
北京南山投资创始人周运南表示,首家精选层企业的顺利过会,标志着新三板全面深化改革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必将点燃新三板二级市场新一轮行情重新启动的导火索。
颖泰生物:
疫情不减农化行业增势
“颖泰生物是第一家精选层辅导验收,第一天递交申请资料,第一批受理,第一批问询,第一批上会,第一家过会,从受理到过会,颖泰生物仅仅用了44天,相比科创板首批过会最短时间64天的天准科技还快了20天。”周运南表示。
为何颖泰生物过会能跑出“新速度”?公开资料显示,颖泰生物是一家从事除草剂等农药原药研发、生产和销售的企业,为A股上市公司华邦健康的控股子公司,后者持股70.94%。
安信证券表示,颖泰生物多年来位列中国农药行业销售百强前三名,近三年平均营收规模近60亿元。2018年公司位列全球农化行业销售收入的第10名,是全球农药行业第二梯队企业。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是各个行业都规避不开的话题。而谈及疫情对农业及相关行业的影响,有研究机构认为,农产品种植需求较为刚性,在全球经济受到疫情扩散打击的同时,第一产业受影响是相对较小的。
农化行业人士预测,粮食作物方面需求基本不受影响,且由于很多提高正在提高粮食作物的安全库存,对农药的需求还可能增加。就整个终端市场需求来说,预计年内会有3-4%的需求下降,但即使需求下降,农药领域也会出现赢家。
根据披露,颖泰生物本次在新三板精选层挂牌,募投资金除补充流动资金外,其余全部均目标投资于“农药原药产品转型升级及副产精酚综合回收利用项目”,募投项目投资项目包括硝磺草酮4000吨/年、嘧菌酯4000吨/年、戊唑醇3000吨/年、乙氧氟草醚1000吨/年产能,上述产品为颖泰生物目前技术成熟的主要优势产品。
颖泰生物表示,集中于这些产品的主要原因即此类产品有良好的市场前景,市场需求较为旺盛,而公司目前产能已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市场需要。扩产上述产品有助于公司突破产能瓶颈,进一步巩固公司在行业内的竞争地位。
艾融软件:
金融信息服务商难掌增长主动权
作为首批的另一家企业,艾融软件于2014年6月挂牌新三板,是一家提供金融科技服务的公司,主营业务是向金融机构提供互联网整体解决方案,包括商业银行核心交易系统、外围IT系统建设、业务咨询、平台建设、安全保障、运营支撑、营销获客等。
根据公开资料,2017年至2019年,艾融软件分别实现营业收入14041.63万元、16927.88万元和21348.97万元,最近三年复合增长率为23.3%。同时,报告期内扣除非净利润分别为3528.12万元、5105.22万元和3803.71万元。其中,艾融软件2019年净利润下滑较大,未与收入保持同步增长。
对于下滑的原因,艾融软件称,一是2019年冲刺创业板投行服务费用化,二是公司职工增长迅速,自2017年末的563人上升到目前的1142人。
另外,此次公开发行说明书显示,艾融软件服务的知名客户包括工商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等大型商业银行,以及中信银行、民生银行、太平洋保险等金融机构,公司产品的终端用户使用总规模已超过5亿人。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艾融软件业务特殊性,其前五大客户的收入占营业总收入的比重较高。特别是工商银行,2019年,艾融软件对工商银行服务收入占营业总收入的比重超过50%。
业内人士分析,尽管金融信息化是一大时代趋势,但金融信息服务商的销售收入与下游银行业的监管政策、IT投资规模密切相关。如果未来国家宏观政策发生变化或者银行管理体制变革,可能发生银行业不景气或银行业信息化建设速度放缓等情形,服务商无法保持稳定增长。另外,金融信息服务商的收入增长往往受限于大客户的采购需求,该行业中“关系”份量大于“技术”份量。因而,艾融软件通过自身“努力”,实现快速营收增长的限制较多,持续增值性尚待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