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系”被接管将会带来什么改变?

业内人士称9家机构的风险外溢性不强

作者: ■本报记者童芬芬
    
    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攻坚战收官之年,监管部门对重大风险金融资产处置连出“重拳”,近日对包括天安财险在内的9家核心风险金融机构实施接管。
    作为“明天系”金融版图中的重要布局,这9家金融机构同时被证监会、银保监会分头接管,业界哗然。因为何种原因而被接管?被接管机构数量较多、涉及领域广泛、资产规模较大,是否会对金融体系造成冲击?
    9家金融机构被分头接管
    此次被证监会、银保监会分头接管的9家金融机构,包括4家保险公司、2家信托公司、2家证券公司和1家期货公司。
    7月17日,银保监会宣布,即日起,对天安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天安财险”)、华夏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华夏人寿”)、天安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天安人寿”)、易安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易安财险”)等四家保险公司,以及新时代信托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新时代信托”)、新华信托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新华信托”)等两家信托公司依法实施接管,为期一年。
    同日,证监会对外发布公告称,对新时代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新时代证券”)、国盛证券有限责任公司(下称“国盛证券”)、国盛期货有限责任公司(下称“国盛期货”)等三家机构依法实施接管。
    值得一提的是,这9家金融机构同属“明天系”控股公司。公开资料显示,自1999年明天控股集团正式成立以来,“明天系”通过多家壳公司直接或间接控制大量金融牌照,其资产版图拓展到了金融、实业、地产、能源等多个领域。
    早在2017年1月底,“明天系”实际控制人肖建华归案,其隐秘控制的多个金融资产风险暴露。
    包商银行被接管就是其中一例。去年5月,因为大量资金被大股东明天集团违法违规占用,形成逾期,长期难以归还,导致包商银行出现严重的信用危机,触发了法定的接管条件被依法接管。
    为何被接管?
    继包商银行被接管后,“明天系”这9家机构又是因为何种原因而被接管?据悉,早在今年6月份,相关托管组成员已进驻拟被接管的金融机构开展工作。在银保监会和证监会正式披露接管消息后,被接管的金融机构亦同步在内部通过视频会议等形式宣布了该消息。
    对于被接管的原因,银保监会新闻发言人称,天安财险、华夏人寿、天安人寿、易安财险存在违反保险法规定的经营行为,触发了保险法第144条规定的接管条件。新时代信托、新华信托存在违法违规经营行为,触发了银行业监督管理法第38条和信托公司管理办法第55条规定的接管条件。
    据业内人士分析称,上述公司触发接管条件的理由分别是:天安财险、华夏人寿、天安人寿、新时代信托,皆是由于大股东明天集团违规占款,资不抵债;易安财险公司治理混乱,导致偿付能力不足;新华信托内部管理混乱,存在经营风险。
    新时代证券、国盛证券和国盛期货,则因隐瞒实际控制人或持股比例,公司治理失衡,根据证券法第143条、证券公司风险处置条例第8条和第62条、期货交易管理条例第56条有关规定,证监会决定对其依法实行接管。
    同一天时间,9家金融机构被同时接管,在业内掀起了广泛关注。在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看来,这些机构大都存在公司治理不完善、经营管理不规范、风险控制不到位等情况,导致潜在风险上升并开始显现,监管部门采取相关措施,有助于处置和化解问题机构的经营风险,更好地保护利益相关主体人利益。
    作为长期研究保险领域的专家,对外经贸大学教授王国军认为,4家保险公司在公司治理和公司经营方面积累了较多的问题和较大的风险。经过几年的内部整顿,公司整体上仍无法化解本身的风险,并已触发了接管条件,为保护保险消费者权益,维护社会公共利益,维护金融市场的稳定,监管部门终于出手对4家保险机构进行接管。
    而对新时代信托公司、新华信托采取接管措施,西南财大兼职教授陈赤认为,银保监会是基于对两家公司目前难以正常持续的经营现状和管理能力的研究判断,按照市场化、法治化方式,为防止它们继续自行经营管理而导致经营状况和资产质量进一步恶化,最大限度保护信托受益人利益,阻止它们风险外溢传染,采取的果断措施和有力举措,有利于稳定信托行业、稳定金融体系、稳定金融市场,稳定投资者人心。
    据悉,对这9家金融机构的接管工作,主要采取行业监管部门主导、并由行业性救助基金参与风险处置为主的方式;接管期限自2020年7月17日起至2021年7月16日止,视接管工作结果确定是否延长。
会否对金融体系造成冲击?
    被接管机构家数较多,涉及多个领域,总计资产规模不小,是否会因同时被接管而对金融体系造成冲击也引发部分市场人士担忧。
    对此,一位接近监管层的消息人士表示,衡量风险不仅要看资产和机构,还要看外溢性,以现阶段掌握的情况看,9家机构的风险外溢性并不强。
    据中华工商时报记者多方求证,目前,这几家机构经营总体正常。银保监会新闻发言人也表示,被接管的4家保险公司将正常经营,各项保险业务照常办理。被接管的两家信托公司的信托关系不因接管而变化。证监会公告称,新时代证券、国盛证券和国盛期货被接管后,客户的证券交易、期货交易不受影响,客户资金转入转出正常进行;公司与客户之间的各类业务合同继续履行,资管产品的申赎正常进行。
    值得关注的是,9家金融机构被接管当日,其相关关联股东纷纷发声。其中,民生银行发布公告表示,其股东华夏人寿持有民生银行A股和H股普通股21.49亿股,与一致行动人东方集团和东方有限公司合计持股7.91%。华夏人寿被接管,对民生银行的正常经营没有重大不利影响。
    新华保险、中国太保等托管方公司皆发布公告称,其作为托管方,不影响其日常经营,不会对本公司的经营管理和盈利状况产生重大影响。此外,曾计划收购华夏人寿股权21-25%的中天金融集团,也于当晚发布公告称,其将就华夏人寿被接管事项进行进一步咨询和沟通,以维护公司的合法权益。
    今年是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的收官年,目前,我国金融体系风险总体收敛,但在财经评论人谭浩俊看来,在鼓励社会资本等进入金融、保险、证券等领域,不断提升行业竞争力、影响力的同时,如何规范进入者行为,强化对进入者行为约束,也非常重要。
    谭浩俊表示,透过此次9家机构被接管,有关方面必须深入调研,认真思考,密切关注行业内还有哪些企业和机构存在风险隐患,如何帮助其化解风险、消除隐患,并通过深入调查与分析,提出更为符合我国金融市场发展的办法与措施,完善各项制度与规章,确保行业发展更加有序健康,能够更大力度地对外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