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忧参半 分化明显

——A股中报业绩预览

作者: ■本报记者刘弋瑗

    近期,A股上市公司中报预告悉数披露完毕,上市公司上半年成绩单如何,或许可以从中略窥一二。
    根据东方财富Choice数据,截至7月21日,共有1569只个股披露今年的中报预告,其中预喜(略增、扭亏、续盈、预增)为630只,预悲(略减、首亏、续亏、预减)为798只,不确定为141只,占比分别为40.15%、50.86%、9.23%。
    从预喜的情况来看,化工、医药生物、机械设备、电子四大行业预喜的上市公司数量最多,分别为66、65、65、64家。
    国金证券分析师艾熊峰表示,从中报预告数据来看,中下游行业业绩恢复较快,上游行业业绩仍较弱。一方面,从中下游行业来看,消费中的食品饮料、汽车和医药行业中报业绩增速均有明显改善,而那些受疫情冲击较大的休闲服务和商贸行业业绩恢复较慢。基建相关的电气设备、机械、建材行业业绩增速也改善显著。科技板块中的电子、计算机业绩也稳定提升。另一方面,钢铁、煤炭、有色等上游行业业绩仍相对较弱,原因在于下游需求向上游传导存在时滞,此外这些行业库存压力较大。
    其中,上半年A股的“预增王”为兄弟科技。该公司主要从事维生素和皮革化学品的研发、生产与销售等业务,由于相关维生素产品销售价格出现上涨,产品毛利率提升,预计年中归母净利润将达到7000-9000万元,实现扭亏为盈,同比增长111.81-143.47倍,兄弟科技去年同期业绩为-63.17万元。
    与此同时,化工、机械设备、医药生物三大行业同样囊括了最多的预悲上市公司,数量分别为89、64、62家。值得注意的是,在业绩预悲的公司中,有270家上市公司首次亏损,占比达到17.21%。而在去年较高披露率的基础上,首次亏损的公司仅有184家,占比10.48%。
    从预告首亏的公司行业来看,数量最多的前三个行业分别为化工、医药生物、传媒行业,数量分别为34、24、21家,占行业已披露中报预告的比重分别达到20.12%、16.03%和27.27%。
    华鑫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严凯文认为,传媒、医药生物行业出现亏损并不令人意外。在疫情期间,部分的服务类行业可能受到一些影响,相关的需求端会形成不同程度的抑制。上述两个行业的社会需求急剧下滑,产品销量成为问题,因此上市公司出现亏损是比较正常的。
    对于医药生物行业企业业绩分化的现象,严凯文表示,主要原因在于不同医药生物企业的业务类别不一样,不能一概而论。因为复工复产的延迟,社会活动相比往年也有较大程度减少,使得交通事故发生率下降,用药需求下滑。但那些能够生产口罩等医疗防护用品的公司,由于需求端的上涨,其盈利端也出现大幅度的提升。
    传媒行业的业绩变脸同样离不开疫情的影响。作为传媒行业的“预亏王”,电广传媒预计今年首次亏损1.8-2.7亿元,上年同期盈利1117.37万元。电广传媒表示,亏损的主要原因系受用户流失等原因影响,有线网络业务亏损增加;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公司文旅业务、广告业务出现亏损。值得注意的是,在董事长辞职不足两个月后,其董秘也于6月11日递交辞呈。
    业内人士表示,目前尚处于中报公布的初期,很多好公司的业绩会比较“靓丽”,随着时间的推移,可能会有部分上市公司中期报告不尽人意,甚至有极个别的公司业绩出现大幅下滑,投资者需要警惕后期披露的公司,中报可能存在“见光死”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