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梁是全国14个集中连片贫困地区之一,而作为吕梁脱贫攻坚重中之重的临县,在今年2月份摘帽时累计脱贫20.5万人。保障这20余万人口未来有就业、有技能、持续增收,是巩固脱贫成果的关键。
山西脱贫攻坚的主战场看吕梁,吕梁脱贫攻坚的主阵地在临县。
吕梁,一片红色的革命沃土,也是全国14个集中连片贫困地区之一,贫困程度最深,贫困面积最大,贫困人口最多。而临县,则是吕梁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贫困人口最多、攻坚任务最重的贫困县。
今年2月,山西临县正式脱贫摘帽,该县447个贫困村全部退出贫困行列,7.97万户、20.5万人脱贫,贫困发生率由39.5%降至0.39%。面对这一来之不易的成绩,如何巩固扶贫成果,防止返贫,成为关键。
7月17日,山西省工商联经过前期多次专题会议研究部署、深入实地主动联络对接,组织动员山西省级工商联副主席、副会长企业,山西省百强企业,第四届山西省级优秀建设者和山西省直商会会员企业120余人奔赴临县,启动山西民营企业助力巩固脱贫成果“临县行”活动,让山西省最优质的工商资本为当地带来产业、带来岗位、带来资金、带来消费。
截至目前,山西13家民营企业与临县签约了合作意向,140家企业、商会为临县提供5080余个就业岗位,在7月17日举行的招聘大会上,临县1.3万余人网上求职登记,1000余人现场应聘。
“这次活动犹如一场及时雨,给战役战贫、决战决胜中的临县带来了就业岗位,带来了消费扶贫,带来了感动,带来了鼓舞。”临县县委书记张建国说。
吕梁呼唤山西省民营企业助力发展
山西省民营企业助力巩固脱贫成果“临县行”,是一场弘扬晋商精神、决胜脱贫攻坚的务实之行,也是一场引导民营企业助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让产业扶贫与乡村振兴有序衔接,让脱贫成果得到进一步巩固和提升的实践之行。
山西省政协副主席、省工商联主席李武章说,我们把活动放到临县举办,就是要以吕梁、临县为切入口,鼓励民营企业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参与工商资本下乡,通过帮助脱贫攻坚任务较重的地方发展产业就业、强化产销衔接等行动,探索民营企业助力山西省脱贫攻坚、全面小康、乡村振兴的新路径。
临县作为贫困地区,同时也是资源富区、发展新区。该县拥有丰富的红枣、核桃、小杂粮、食用菌、生态养殖等农特资源,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有以碛口为代表的丰富的旅游资源,还有三条铁路、两条高速、吕梁机场等形成的区位优势。在脱贫攻坚过程中,临县形成了枣木香菇、枣芽茶、枣花蜜、枣园经济等红枣产业新业态,建设起了扶贫车间、电商物流、乡村旅游等农村新业态。临县的目标是,打造山西最大的红枣生产加工销售基地、黄河中游生态绿色基地、山西最大劳务输出基地、具有黄河文化特色的碛口旅游基地。在奔赴小康的道路中,临县以及整个吕梁市都热切渴望着外部资本的涌入,与之开展全要素、全方位、全空间的对接和合作。
山西省政协副主席、吕梁市委书记李正印热切呼吁,希望各位民营企业家、商会朋友深化与吕梁、临县的合作,加大在吕梁、临县的招工力度,开展爱心捐赠、帮扶助困等活动,帮助更多群众就业,让生活困难群众感受更多社会温暖。
深具优秀晋商精神传承的山西民营企业家队伍,再次走上前台。
为贫困县域开拓新的“致富路”
民营企业,是山西脱贫攻坚战役中至为中坚的力量。
截至目前,山西进入全国“万企帮万村”台账系统的民营企业有2506家,投入资金38.46亿元精准帮扶5871个村、44.45万贫困人口。其中,吕梁市有近500家企业实施帮扶项目1156个,投入资金5.08亿元,帮扶754个村的13.64万人,数据山西省排名第一;临县有26家企业精准帮扶98个村的1.3万贫困人口。
他们以产业扶贫、教育扶贫、就业扶贫等各种方式仆仆前行,为山西全省脱贫攻坚决战决胜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贡献力量。
吕梁泰化集团多年来兴建农林牧场生态农业项目,带动地方百姓增产增收,今年以来又积极开展就业扶贫,首选200余名临县籍建档立卡贫困人员进行就业培训,并将他们安排到泰化医院、泰化物业公司、泰化煤矿等单位就业。
山西红马甲集团围绕“百城万村”家政扶贫和“全民技能提升工程”,面向革命老区、贫困地区、弱势群体开展“职业培训、技能提升、劳务派遣、就业指导”一条龙服务新路子,举办各类培训班300多期,培训各类人才3万余人,足迹踏遍了山西60个县市的1.2万个村庄,帮助上万人走上了就业岗位。仅在吕梁一地,就培训护工5000余名。
山西安泰集团30多年来,累计为公益事业、慈善事业、光彩事业、新农村建设出资近4亿多元,从早年在平顺县西沟村投资105万元组建了山西安泰纪兰饮料有限公司,建成核桃露加工生产线,到在国家级贫困县左权县、临县分别种植了8000亩板栗、2000亩红枣生产基地,再到近两年来投资166万元建成国家级贫困县和顺县安泰食用菌种植基地、在省级贫困县榆社对口帮扶云簇镇投资100万元建成一条服装生产线,打出精准扶贫“组合拳”。在临县,安泰集团将结合当地丰富的种植业、畜牧业、林业资源,通过就业、商贸等扶贫举措助力巩固脱贫成果。
山西民营企业以产业、管理、技术和资金的优势,在该省脱贫攻坚重点地区投项目、增就业、扩消费,助力脱贫攻坚、推动乡村振兴、促进县域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事实上,自去年以来山西省工商联把“民营企业助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系列行”活动,作为巩固脱贫地区的扶贫成果、拓展民企发展空间的着力点,先后开展了“县域经济右玉行”“光彩事业石楼行”“消费扶贫中阳行”“企业家精神榆次行”“能源革命园区行”等一系列活动,形成了地方经济与民营企业发展的双赢局面。
这一次,山西省工商联组织百余名晋商走进临县,就是要引导民营企业和企业家在助力山西全省脱贫攻坚决战决胜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进一步履行社会责任,让民营企业与临县精准对接,为地方和企业开拓出新的“致富路”。
借外力练内功巩固脱贫成果
为保障“临县行”活动有成效、有成果,山西省工商联多次召开主席办公会、党组会议,专题研究活动方案。该省工商联副主席隋淑静带领工作组三赴临县,对接细化活动有关事宜,同时工作组深入省工商联副主席、副会长企业和省直商会听取企业家对活动的意见建议,广泛组织动员企业积极提供就业岗位、参与消费扶贫。
7月17日,吕梁山夏雨绵绵,120余名企业家齐聚临县,冒雨走进山西枣源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山西茗玥茶叶有限公司、山西冰星冷饮有限公司、山西中鹰大红枣产业有限公司、临县城北湫水柏林苑移民小区扶贫车间,对临县产业发展、脱贫攻坚等情况进行实地考察观摩。
上午10时,山西省民营企业助力巩固脱贫成果“临县行”在市民广场正式启动,号召参会企业家在同等条件下优先招聘临县务工人员,优先与临县的企业、合作社合作,购买他们的产品和服务、签订他们的订单,开展集中对接采购,通过他们将贫困群众纳入产业链中,增强他们的脱贫带动能力,促进临县贫困群众稳定脱贫和产业的持续发展。各个企业设置的招聘席位上人头攒动,闻讯而来的群众递简历、填表格,筹划着一份即将开始的美好人生。
山西省委统战部副部长、省工商联党组书记刘海芸说,广大企业家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以更大决心、更强力度助力脱贫攻坚;各级工商联要进一步抓好贯彻落实,以此次活动为契机,引导广大民营企业家为山西省脱贫攻坚决战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贡献更大的力量;参会企业、商会和临县县委、县政府要进一步巩固合作成果,深化交流合作,助力临县人民与山西全省人民一道迈入小康社会。
启动仪式后举行的山西省百家民营企业助力临县巩固脱贫成果大会通过网络平台进行了全程直播,13家代表企业与临县农业农村局、人社局、扶贫办等相关部门就消费、就业等领域签约了合作意向。据悉,从今年起到“十四五”末,吕梁市将用6年时间对该市近150万农村建档立卡劳动力普遍进行一次专业技能培训,帮助群众掌握技能、持证就业,这为民营企业参与合作带来巨大空间。
但是,如何真正落实这些投资、招聘、长期定向采购,确保产业、就业、消费扶贫协议落地落实?以打造更好营商环境为抓手,推动企业进得来、留得住、发展好,无疑是需要地方政府进一步努力的方向。
山西省工商联希望临县县委、县政府发挥好主导作用,既要善于借助“外力”,更要练好“内功”,进一步打造良好的营商环境。同时提出,要建立工作台账,建立包扶机制,责成专人跟踪服务,上门服务,常态化对接。每季度开展一次回头看,检查进展情况,把有关情况及时报山西省工商联扶贫部。要构建良好的亲清政商关系,对企业做到有求必应、无事不扰,让企业能够心无旁骛搞经营,为民营企业参与产业投资、就业招聘、消费扶贫等提供最优服务。
张建国说,我们一定会用最真诚的态度、最周到的服务、最优越的环境,为广大企业家打造投资兴业的热土、创新创业的乐园,共同携手、精诚合作,确保临县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刚刚脱贫摘帽的临县,在山西民营企业家的热烈聚焦中,正在努力提升着脱贫攻坚的成色,巩固着脱贫成果的底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