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球,对全球经济造成重大打击,世界银行预测今年全球经济将收缩5.2%。但1-5月,中企在“一带一路”国家新增非金融类直接投资逆势增长16%,预示着“一带一路”在中企国际化的道路上将扮演愈发重要的角色.
安永“一带一路”政府及基础设施行业主管杨淑娟对中华工商时报记者表示:“突发的疫情凸显了沿线各国在医疗、卫生健康和通信等基础设施领域的缺口,这将助推沿线各国大力推进‘健康丝绸之路’和‘数字丝绸之路’建设,为本土经济发展创造更多新增长点,为全球经济复苏注入更多新动力。”
安永近日发布的《引航》第四期报告《海外产业园区如何开启“一带一路”合作新篇章》显示,2013年“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海外产业园区在沿线国家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海外产业园区多由中外两国政府或企业共同推动、合作建设,可为“走出去”的中企在海外小范围内打造相对较完善的基础设施。
安永“一带一路”咨询服务主管祁志军表示:“海外产业园区以沿线国家中心城市为据点,整合政策与资源,对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有聚集效应,为中企‘走出去’提供新的发展机遇。然而,目前大多数园区仍处于建设发展的初级阶段,面临着东道国宏观政治经济不稳定,营商环境有待改善;合作模式缺乏保障机制;海外产业园区发展缺乏系统性统筹规划等挑战,因此海外产业园区的长期发展还需要中国和东道国的政府和企业齐发力,实现多方互利共赢。”
对海外产业园区未来发展趋势的判断,祁志军说道,“安永预计未来海外产业园区将呈现四大发展趋势,一是产业将向高精尖转型,并实现数字化经营;二是运营主体呈多元化趋势,多方合作促进园区和企业发展;三是产城融合将成为海外产业园区发展的新方向;四是对接专业服务机构,更好地开展业务。”
杨淑娟表示:“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发展,中企的参与形式在不断变化。基建先行已经为中国与东道国的产业合作开辟了道路,而建设高水平的海外产业园区将带动中国与沿线国家更紧密的产业合作,为实现倡议的高质量发展开启新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