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着那句流传已久的“五穷六绝七翻身”,7月以来的上证股指一举突破3300点大关,A股的成交额更是创下五年来的新高,市场走出了气势如虹的牛市景象。
过去一周,A股狂飚3.8万亿。北上资金持续进场,融资交易余额猛增数百亿。由此不难发现,增量资金让市场量能持续放大,其瞄准的风口又异常精准,达到了市场的共识——寻找低估值。作为大金融板块的代表,券商凭借多方遇喜率先领涨,这种热钱扑入的时点更是让当下市场运行逻辑发生了改变。尽管背景不同,但情景类似引发遐想,2015年的“牛”难道又要回来了吗?
本周一,市场情绪被再度点燃。券商ETF、银行ETF纷纷涨停;保险板块、地产板块也掀涨停潮;多元金融、金融科技出现全天强势盛况。外围A50期指狂涨,上证50大涨,央企ETF收盘飙涨……
有业界人士分析认为,改革不断、量化宽松和资金疯狂是此次市场意外走牛的助力点。股市是预期的产物,好的预期就会带来好的未来。
无论是1999年的519行情;还是2007年的超级大牛市;抑或是2015年的暴涨,都离不开三大动力。本轮反弹的核心推动力就是金融市场的改革红利。前期科创板的推出,注册制的实施均加速了金融市场支持实体经济的步伐。这些改革及改革预期明显提升了市场风险偏好,并引发本轮市场的大幅反弹。此外,从全球的视角来看,外资给予的中国溢价也越来越高,这得益于国内复工复产以及疫情控制明显优于海外主要经济体。
“波段牛?复苏牛?”“全面牛市还是结构性牛市?”正当人们对诸如此类的话题乐此不疲时,周二股市的尾盘出现了一定幅度的跳水,创业板B跌停。于是,市场上有了另一种声音:“要做A股理性繁荣的推动者。”
权威人士指出,近期股市出现的狂飚走势,不利于资本市场的发展。国家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重视资本市场的发展。中国经济已经从过去的高速增长阶段发展到了今天的高质量发展阶段,其增长动力也从过去的要素驱动、债务驱动逐渐向创新驱动转变。创业板注册制在现阶段推出,标志着创新驱动的开始。中国经济正在经历转型的升级,其中包括结构优化。在这个关键节点,虚拟经济的繁荣势必引发实体经济繁荣的走势。
然而,市场有自己的节奏,能让投资者稳定获益的市场才是健康的市场。相信A股市场未来会更趋于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