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北京东城区法院召开新闻发布会,向社会正式发布《北京市东城区人民法院“和立方”诉源治理工作机制白皮书》。据介绍,该机制于2019年3月创新推出,旨在为辖区群众提供高效、便捷、低成本的法律服务,有效将社会矛盾化解在源头。一年多来,已累计为群众节约诉讼费支出4100余万元,收到感谢信30余封、锦旗近百面,背包法官走街串巷为民解忧的故事广为传播。
据东城法院党组副书记、副院长王波介绍,“和立方”的内涵可以概括为:在法院主导下、以法院为原点,连线吸纳各方调解力量,深入社会矛盾各个层面,整合社会各界力量构建的立体化矛盾化解机制。它的特色在于具备司法终局保障,具备“一站式”解决纠纷的工作力度,同时具备横到边、纵到底的矛盾化解广度。其特色举措包括“四主动四提升”党建工作法、内强固本打造团队,共建共治统筹联动,深入辖区各个层面助力区域治理、司法地图大数据助力科学决策。目前,已在东城区6个街道社区设立诉调对接工作站,还设立了驻北京市医调委、驻北京投融资商会、驻东城区劳动保障监察队、驻东城交通支队、驻北京银保监会诉调对接工作站,工作站总数量已达11个。
2020年新冠疫情防控以来,东城法院将“和立方”转移至线上,完成全市首例在线“诉前调解+司法确认”案件;开通北京法院首家诉前调解专线,共接热线393通、4470余分钟。其中登记未起诉纠纷线索47起,其中25件简案已通过线上调解方式解决;组织深入社区参与防控的党员法官顺势开展普法、释法与解纷工作;与区工商联联合举办“线上京法巡回讲堂”,就疫情防控期间网上立案、租赁合同履行等问题为辖区200余家中小企业在线普法等。
据东城法院立案庭(诉讼服务中心)负责人韩毅兵介绍,下一步,东城法院将进一步强化“和立方”之“核”,提升法院原点作用,合理配备调解力量,实现纠纷集中高效化解;推广“和立方”之“点”,复制工作站建设经验,努力实现全区所有街道、行业、领域的诉调对接工作全覆盖;扩充“和立方”之“面”,继续借助诉调对接工作站的杠杆作用,深入挖掘不同层面社会矛盾新领域、新规律,建设新驻站;精雕“和立方”之“体”,完善疫情防控期间探索形成的线上工作机制,充分利用诉前调解热线和司法地图大数据,构建智能化诉调对接平台,形成线上线下高效解纷的常态化工作机制,为辖区群众持续提供“解纷不掉线”的暖心司法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