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成为检验营商环境新刻度

作者: ■薛方

    今年以来,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广大民营企业尤其是中小微企业面临订单减少、信贷紧张、就业压力加大等多方面风险挑战。救助中小微企业,除向其提供必要的财政金融政策支持外,优化外部营商环境也显得十分紧迫和重要。疫情期间各级政府纷纷加大信用投放力度,信用也首次进入地方政府的政策工具箱。从疫情之初的为企业纾困到实现复工复产,从破解企业融资难题到促进双循环格局,信用工具、信用机制、信用治理等的作用得以集中展现。信用正在成为检验营商环境的新刻度,赋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新型基础工程。
    抗击疫情期间,为了帮助中小企业渡过难关,各级政府加大了信用投放力度,信用首次规模化进入地方政府的政策工具箱。
    政府信用政策投放覆盖经济社会治理的多个领域,包括:推出信用正向激励措施;对因疫情造成中小微企业出现信用负面记录的,暂不纳入市公共信用信息系统;对企业利用疫情从事哄抬物价、制售假劣医药器材等违法犯罪行为形成信用负面记录的,及时纳入市公共信用信息系统;将个人有隐瞒病史、重点地区旅行史、与患者或疑似患者接触史、逃避隔离医学观察等行为列入社会信用失信名单等。
    金融是企业的血液,信用是金融的基石,信用工具在企业金融纾困、呵护营商环境中发挥重要作用。征信报告、信用评级、风险补偿、信用担保、信用修复、信用监管、信用奖惩机制成为应对疫情冲击,“放心贷”“暖心贷”“快速贷”等金融纾困政策的底层技术支撑。
    市场主体在准入、生产经营、退出等过程中涉及的政务环境、市场环境、法治环境、人文环境等有关外部因素和条件的总和,构成了营商环境的多侧面。有理论认为,相对于硬法,信用体系作为一种软法,在针对性、定量的、动态的、正向的引导性规制方面,尤其是政策执行、信息共享和联合奖惩等场景中,充分体现了合作规制“软法”的优势。信用体系还具有韧性治理功能,首先体现其贯穿和打通政府治理、法律治理和社会治理三个现代治理体系;其次,以这次疫情防控中出现的“健康码”为例,“健康码”从杭州版到全国版,成为信用数字赋能社会治理创新实践的一大亮点,不但节约社会治理成本,还提高社会治理效能。
    在全球化体系中,信用是进入国际市场的通行证。在世界银行发布的《2020年营商环境报告》中,2019年中国的全球营商便利度排名比2018年上升15位,升至全球第31位。其中,征信覆盖率和信用信息指数,正是该报告评估一国商业环境的重要指标。2020年3月27日发布的《北京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强调“本市推行以信用为基础的分级分类监管制度”“建立健全市场主体信用修复制度”。4月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重申“加强信用体系建设,完善失信行为认定、失信联合惩戒、信用修复等机制”。
    中小微企业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为了帮助中小企业生存和发展,中央和地方政府出台了多项民企纾困政策,成效初显,但政策传导“肠梗阻”顽疾依然存在。其中,解决风险定价问题成为突破这一难题的关键。为此,建议启动全国中小微企业“信用基建”工程,专注于中小微企业融资的“最后100米”,打造信用基础设施升级版。“信用基建”并非要创设一家新银行,而是给中小微企业提供一个“信用积累、储蓄、增信、变现”的水库一样的新型基础设施,打通金融服务精准对接的最后100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