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租公寓缘何频频爆雷

阵痛后能否迎来春天

作者: ■本报记者张粲

    蛋壳公寓近日突发公告,称创始人高靖被地方政府部门调查,公司任命联合创始人、董事兼总裁崔岩成为临时CEO。长租公寓上市公司蛋壳公寓暴雷令人浮想联翩,那么长租公寓市场现状如何,又为何频频爆雷,在历经阵痛期后会迎来发展的春天吗?
    记者近期从房东、收房方面以及部分头部长租公寓方获悉,包括相寓、自如等在内的长租公寓开始采取更为谨慎的发展策略:不再大收大建、调整给房东房租的周期、缩短空置周期等。活下去、扩利润、精细化管理成为整个行业的共同选择。
    其中,北京租房市场成交量下滑超三成,租金罕见下调。受疫情影响,北京租房市场遇冷。根据贝壳研究院数据,6月第三周的成交量相比第二周下降了31%。同时,我爱我家研究院数据显示,整租交易的套均价为5743元/套/月,较5月同期上涨2.75%,较2019年6月同期下跌7.43%。与5月相比,6月北京租金仍有小幅上涨,但明显低于去年同期。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表示,北京住房市场租金普遍下降,是很罕见的,上一次出现大规模降价要追溯到2008年金融危机期间。
    我爱我家研究院指出,在今年5月份,北京租房市场的交易量已经追平2019年最高点时的3月与7月,延后的“春季旺季”已经出现,但疫情让北京租赁市场再次受到冲击,6月第三周(6月15日-6月21日)的交易量明显下滑,据判断,7月原本的市场预期将会走低,租金的回升空间也将收窄。
    回报低、空租率过高、格局不定仍是悬在长租公寓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在雷声阵阵中艰难走出来的青客公寓及蛋壳公寓,先后登陆资本市场,算是为长租公寓行业创造了片刻安稳。2010年在国内萌芽的长租公寓,于2015年进入爆发期,又在随后的5年里迅速降温。2018年,市场上长租公寓品牌已超2000家。其中头部品牌既有中介品牌自如、蛋壳,又有房企万科泊寓、龙湖冠寓、碧桂园碧家等等也是在同一年,长租公寓被曝出诸多负面,甲醛超标、抬升租金、租金贷等等一系列事件。此外,各地政府相继出台稳定租金政策,规定租金每年增长幅度不能超过5%,未来增长空间进一步收窄。
    长租公寓必然要调整方向,比如青客公寓正将旗下各主要城市的部分房源转交给建行旗下的房屋租赁服务平台建融家园。如此一来,“规模缩水”就是必然,并且在行业没有找到新的利润增长点之前,资本自然更为理性。
    国内租房市场仍有万亿市场容量。有统计表明2020年租赁市场将达到1.6万亿元,2025达到2.2万亿元。随着房价的上涨,租房的人群会越来越多。国内市场内长租行业的整体商业模式已然清晰。并且在政策监督、资本理性和玩家务实等多个层面下,长租公寓虽然洗牌仍在继续,但基本盘已经稳定,随着新冠肺炎疫情的好转,也将审慎地迎来发展的进一步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