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痛点破难点实干促脱贫
——河北省张家口市阳原县东白马营村扶贫纪实
作者:
■纪轩
投资1200多万元新建羊场,产业扶贫、消费扶贫让全体村民得到了实惠;引进桑树种植项目,流转土地1000亩,让村民脱贫更稳固;推动易地搬迁,投资173余万元实施项目提升工程,好政策惠及全村86户208人;全村摘掉了贫困的帽子,过上了幸福的小康生活……这些数字是河北省工商联开展精准扶贫以来取得的扶贫成效。
一直以来,河北省工商联驻村工作队始终把工商联作为坚强后盾,紧紧围绕“六个精准”“五个一批”总体要求,以党建为基础,全力抓好易地搬迁、产业帮扶、社会扶贫、帮办实事等,统筹推进扶贫工作,切实帮助贫困老百姓脱贫增收。
张家口市阳原县东白马营村共有86户208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33户62人,45岁以下有劳动能力的留守村民只有3人,是典型的空心村。全村耕地1551亩,其中水浇地仅300亩,没有特色种植业,更没有特色养殖业,靠天吃饭,村民主要收入依靠低保、社保、农业种植和外出打工。让东白马营村脱贫致富,让村民过上幸福的小康生活,是河北省工商联、驻村工作队和全体村民的共同愿望。
突出顶层设计实现高位推动
河北省工商联主要领导始终高度重视脱贫攻坚工作,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扶贫工作的重要指示和河北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把“四个意识”“四个自信”“两个维护”贯彻到脱贫攻坚各方面和全过程。2018年以来,河北省工商联通过主席办公会、党组会及专题会议18次专题研究驻村帮扶工作,听取驻村工作情况汇报;主要领导先后18次到村调研指导扶贫工作;领导班子成员先后30多次到村督导扶贫工作进度;机关干部先后9次集中开展慰问走访,156人次帮扶责任人开展结对帮扶。认真落实“工作队当代表、单位做后盾、一把手负总责”工作机制,研究制定了《河北省工商联结对帮扶工作方案》《河北省工商联驻村帮扶“暖心工程”实施办法》等,为扶贫工作吹响了集合号,挂出了作战图。
推进易地搬迁实现安居乐业
“我和老伴都80岁了,做梦也没想到能住上这样好的新房子。以前的土窑四面透风,漏雨掉土,深怕哪天塌了把我们埋里边。现在好了,住上了易地搬迁的新房子,省工商联还出资盖了南房,企业家捐赠了43英寸的大电视,我们太幸福、太满足了,感谢共产党……”住上新居的武连奎夫妇满含热泪地说。向武连奎这样的例子在东白马营村随处可见。
住房是关乎民生的大事,是脱贫出列的重要指标。经东堡乡党委政府申请,河北省工商联研究同意,在国家搬迁项目基础上,河北省中冀扶贫基金会投入173万余元,承担七项工程,全面提升新村村容村貌。2019年9月19日召开东白马营村分房大会,55户村民全部顺利入住新居。
抓好产业脱贫实现持续脱贫
东白马营村土地贫瘠、干旱少雨,河北省工商联主要领导亲自谋划,多次赴先进地区考察调研,确定了优先发展产业助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总体思路。
发展绒山羊养殖产业,变输血为造血。河北省工商联研究确定了“基金会+公司+合作社+农户”的产业扶贫模式。河北省中冀扶贫基金会投入资金1200余万元,新建占地77.1亩的养殖场。引进河北安隆红太羊绒制品有限公司,建立起了科学化、法制化、规范化利益联结机制,成立“阳原县中冀养殖专业合作社”,实现了收益共创共享,覆盖全体村民,2019年,羊场实现经营收益132万元。正是有了实实在在的产业,村民对未来的发展更是充满了信心。据了解,2020年,羊场新产羊羔600余只,共存栏2700余只绒山羊,剪绒4000余斤,这必将更有力地促进村民稳定增收和持续发展。
开展社会扶贫实现整体提升
河北省工商联不断拓展思路,坚持大扶贫格局,发挥资源优势,积极引导广大民营企业切实履行社会责任。开展教育扶贫,中冀投资公司圆梦助学,为全村考上初中的资助5000元、考上高中的资助8000元、考上大学的资助15000元。2018-2019年,中冀投资公司先后资助4名贫困学生4.3万元;开展党建共建,荣盛发展集团党委捐资1.6万元建立东白马营村党建文化活动室,进一步丰富了党建文化阵地;开展慰问走访,中冀扶贫基金会8家成员单位派代表到东白马营和吕家夭村开展慰问走访,为两村村民送去价值4.2万元的春节慰问品;开展健康扶贫,河北以岭医院、省仁济医院先后举办“关爱农民健康”活动,邀请心脑血管、呼吸系统、消化系统专家赴村义诊,为贫困户送去价值2.5万余元的药品;开展生产扶贫,省工商联会员企业为村民购买地膜1250公斤、复合肥25吨,补贴农资1.5万余元,进一步促进了农业生产。
河北省工商联的扶贫案例,充分说明打赢脱贫攻坚战不是一句口号,而是一份努力、一片真心、滴滴汗水积累而成的果实。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是新时代赋予工商联驻村工作队的光荣使命,工作队将以河北省工商联为坚强后盾,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务实的作风、更加扎实的举措,带领东白马营村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实现新时代乡村振兴做出应有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