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端”广交会来的正是时候
作者:
■本报记者杜鹃
随着李克强总理的一声“我宣布”,为期十天的第127届广交会在“云上”正式拉开帷幕。这是我国首次将历经63年不间断的广交会整体“搬上云端”。疫情冲击挡不住,广交盛会如约至,彰显出我国深化市场化改革、扩大高水平开放的坚定步伐和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的战略定力。
广交会素来被誉为中国外贸的“晴雨表”和“风向标”,自1957年创办以来,风雨无阻,为我国带来大量外贸订单。今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我国外贸遭遇较大冲击。海关总署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今年前5个月,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11.54万亿元,比去年同期下降4.9%。但值得一提的是,从贸易主体看,民营企业依然表现出较强韧性。前5个月,民营企业进出口5.11万亿元,增长1.8%,占我国外贸总值的44.3%,比去年同期提升2.9个百分点。其中,出口3.27万亿元,下降0.1%,占出口总值的52.7%;进口1.84万亿元,增长5.4%,占进口总值的34.5%。
作为目前我国外贸第一大主体、广交会最大的参展主体,民营企业对第127届广交会的如约举行充满期待。这是民营企业保订单保市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平台,也是利用互联网新技术、探寻发展新路径的练兵机会。
机遇留给有准备的企业。在全球疫情发展仍不明朗的情况下,企业唯有迎难而上,才能危中寻机、化危为机,才能赢得发展新天地。在广交会上,广大民营企业主动出击、积极作为,令人叫好——
李克强总理在参观企业网上展厅时,“碰到”了位于宁波的民营企业乐歌科技公司,该企业负责人介绍了通过发展跨境电商实现出口逆势增长的情况。当总理询问企业还有哪些困难时,企业提出准备扩建海外仓,这也有利于带动其他中小企业拓展国际市场,希望国家给予支持,总理对此给与积极鼓励;当“碰到”位于唐山的民营企业惠达卫浴公司,了解到企业既出口海外也在拓展内销的情况时,总理鼓励其瞄准新型城镇化建设中老旧小区改造这块“大蛋糕”,用好国家推动出口产品转内销的政策机遇,不断提升品质、丰富品种,更好满足千家万户需求,同时持续提高产品竞争力,在国际市场开拓更大发展空间。
育新机,开新局。在全球经济遭受疫情重创的当下,中国对外开放步伐依旧蹄疾步稳,复苏中的中国经济为稳定世界经济注入了信心和动力。民营企业作为我国对外贸易的生力军,持续推出品质过硬、消费者认可的产品,展现出强大竞争力。期待首场“云端”广交会结出甜美硕果,期待民营企业在中国经济舞台上精彩连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