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持续“吸金”

科技领域成长空间巨大吸引机构布局

作者: 【记者李涛北京报道】
    自3月下旬A股出现阶段性低点以来,北上资金逐渐“回流”A股。据Wind数据统计,截至5月22日,北上资金已经连续9周净流入,9周内净流入金额701.96亿元。
    业内人士表示,今年年初受疫情影响,外资特别是北上资金出现了短期的净流出。不过,随着国内疫情逐步得到控制,全面复工复产有效推进,A股低估值、成长性以及长期配置价值再度凸显。
    特别是2019年以来,伴随着5G商用时代开启及科创板推出,科技股行情爆发。谈及对科技股的甄选,工银瑞信权益投资部权益投资能力七中心负责人张继圣表示,对于科技股的投资,重点并非看是否是风口或者热门,核心是判断成长的持续性。
    “疫情对全球经济带来巨大冲击,不过大概率是半年内的短期冲击,并不会出现类似1929年美国经济大萧条情况。虽然目前新冠疫情对全球产业链的影响已经并持续在发生,对需求面、供给面影响较大,但随着全球范围内复产、复工,在供给面影响已慢慢结束,需求面影响正逐步在恢复。”张继圣表示,疫情对A股冲击已经过去,市场存在结构性机遇,未来科技领域成长空间巨大。
    此外,人工智能主题也被视为二级市场不容错过的一大风口。如华夏基金近期就推出华夏中证人工智能主题ETF发起式联接基金。根据《全球人工智能发展白皮书》预测,全球人工智能市场将在未来几年经历现象级的增长。2025年,世界人工智能市场预期将超过6万亿美元,2017-2025年复合增长率将有望达到30%。而在中国,人工智能已连续三年(2017-2019年)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并制定了“三步走”的国家战略规划。华夏基金指出,目前,我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迅速,应该积极布局、分享国内人工智能产业高速发展带来的投资机遇。
    业内人士分析,目前国内疫情基本得到控制,国外疫情冲击最大的阶段也已经过去,市场整体风险偏好逐渐恢复,再次巨幅震荡的概率较低。无论是从估值还是从经济复苏的角度来看,A股市场都具备大量投资机会,吸引“聪明钱”大手笔布局。不过,北上资金虽然被视为国际资本配置A股的风向标,但由于资金性质、投资风格不同,普通投资者应从自身风险偏好和需求出发,不能盲目照抄作业,通过绩优基金进行间接投资是较好选择。据了解,新华基金旗下泛资源优势基金过去5年回报达70.84%,在同类50只灵活配置型基金中排名第1。基金经理栾超在资产配置大方向上稳中求进,股票仓位总体保持中性。选股方面,栾超将自上而下选择产业方向与自下而上精选股票相结合,并注重分散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