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锦向世界级石化及精细化工基地迈出铿锵步伐

作者:
    5月18日,辽宁省盘锦市又迎来一个石化及精细化工大项目。由英国威格斯公司与兴福化工合资建设的聚醚醚酮项目,在辽东湾石化产业园区开工建设。这个投资4300万英镑的项目达产后,年实现收入将达4亿元,利税1亿元。
    源源不断的大项目带动了盘锦石化及精细化工产业的发展。今年一季度,石化及精细化工行业总产值同比增长14.3%。
    因油而兴,油气采掘“一业独大”的盘锦市,凭借产业基础和区位优势,近年来做大做强基础石化,拉长精细化工产业链条。在加快建设世界级石化及精细化工产业基地同时,这座资源型城市逐步走上一条高质量发展的转型路。
产业基础雄厚吸引全球目光
    5月份,辽宁宝来轻烃综合利用项目施工现场进入了紧张的收尾阶段。建设工地上装置林立,管道纵横交错,3000多名工人分散在罐区进行焊接、清扫等工程工作,预计7月份全线投产。
    宝来轻烃综合利用项目已纳入东北振兴三年重点推进项目。项目总投资173亿元,建成后预计可新增产值321.7亿元,新增利税83.6亿元,新增就业岗位1000个。
    石化及精细化工行业是盘锦的重要支柱产业,一直以来,盘锦市委、市政府坚持站在全省全国乃至世界的大格局中审视谋划石化产业发展,明确了石化及精细化工产业发展的时间表、任务书、路线图。
    盘锦市坚持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努力提升产业层次,优化产业结构,推动石化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兵器华锦、辽河石化、长春化工、联成化学、戴纳索、科莱恩等一大批国内外高水平的石化企业在这里集聚和快速发展。石化及精细化工行业规模以上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已连续多年保持两位数增长。
    多年的发展,让盘锦拥有众多“闪亮光环”:辽宁第一个超千亿级的产业集群;全国大型的高等级道路沥青和全系列润滑油基础油生产基地。这都增强了盘锦建设世界级石化及精细化工基地的信心。
    按照目前业界普遍共识,世界级石化产业基地最重要的衡量标准是要有世界级的规模,即炼油加工能力在4000万吨/年以上,乙烯加工能力在200万吨/年以上。
    朝着这个目标冲刺,盘锦阔步前行,国有、民营、外资企业齐上马,走出了引进大项目、培育大产业、推动大发展的转型升级新路。
    盘锦民营石化企业在发展过程中表现耀眼,辽宁宝来集团、浩业化工等高水平的民营石化企业迅速成长。辽宁宝来企业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于2005年,是一个以石油炼制、精细化工、石油贸易为主营业务的企业集团。宝来集团旗下最大的子公司是盘锦北燃公司。盘锦北燃公司起步时原油加工能力只有30万吨/年。2009年,盘锦北燃借助辽宁沿海经济带开发开放机遇,携土地、港口、物流、产业集群等方面优势入驻辽东湾新区,开始走上发展快车道。2015年,成为当时东北地区唯一一家获批国家发展改革委和商务部700万吨/年进口原油使用权、原油非国营贸易进口权的民营企业。取得进口原油配额,彻底打破了企业发展瓶颈。2015年到2018年这4年间,盘锦北燃加工量从500万吨/年升级到1200余万吨/年,营业收入从不足200亿元增长到600亿元。盘锦北燃相继跻身中国民营企业500强和中国企业500强。
    目前,盘锦炼油加工能力在3000万吨/年。在全部26家炼油企业中,有23家是民营企业。宝来集团已经是东北地区最大的民营石化企业。浩业化工发展态势良好,正在建设的高分子材料工程被列入国家东北振兴三年滚动计划项目。
    近两年,盘锦石化产业发展进入加速期,沙特阿美、美国利安德巴塞尔等一个个全球石化行业巨头纷纷落子盘锦。总投资100亿美元的华锦阿美石油化工项目,将形成每年1500万吨炼油、150万吨乙烯和130万吨对二甲苯生产能力。宝来集团和利安德巴塞尔集团投资120亿美元的中长期石化产业项目,将使盘锦成为世界级聚烯烃、化学品生产基地,并带动相关产业链发展。总投资600亿元的辽河储气库群项目建成后可形成工作气量115亿立方米(按油气当量计算相当于1000万吨原油),仅在储气业务这一块即可形成年税收3亿元左右,可为盘锦经济提供有力支撑。
强化精深加工拉长产业链条
    世界级石化及精细化工产业基地,不仅需要体量大,更需要环环相扣的产业链条。从全球石化产业发展经验来看,一体化建设模式是知名化工园区成功的关键因素,通过产业链上下游一体化,实现生产装置互联、上下游产品互供、管道互通、投资互融,从而使资源得到充分利用。
    辽宁北方新材料产业园区和盘锦精细化工产业园区都与中国兵器北方华锦集团相邻。华锦集团生产聚乙烯、聚丙烯、ABS树脂、聚苯乙烯等产品,就成为了海德新、戴纳索、金田塑业、见龙机构等企业的原料。辽宁北方戴纳索公司所用原料为苯乙烯和丁二烯,而这些原料都是华锦集团的产品。“经过生产转化,苯乙烯和丁二烯最终变成高端的丁苯橡胶,变成了附加值很高的新兴材料,用于高性能轮胎和沥青改性等领域,拉长了产业链。
    从原油起步,向产业链下游延伸——早在2012年,盘锦市就编制出《建设世界级石化及精细化工产业基地规划纲要》,布局石化和精细化工产业发展。多年来,盘锦市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在促进产业聚集和链条配套、做优服务和营商环境等方面持续发力,让“油城”的石化产业链拉长,产业集聚度不断提升。
    过去,盘锦石化企业基本是大出大进,销售的多为原料级产品。宝来集团的北燃公司虽然拥有上千万吨原油加工产能,但石化版图“并不完整”,缺少下游高端精细化工产业。2017年底,宝来集团开始实施轻烃综合利用项目,开始补齐“最后一块拼图”——高端精细化工项目。今年,项目建成后,将有效改善企业“油重化轻”产业结构现状,带动聚烯烃下游全产业链发展,有效拉动盘锦化学工业产品的经济比重。同时,轻烃综合利用项目将补齐市场短板,促进产业升级,有力地带动辽宁省石化产业向规模化、绿色化、精细化方向发展,进而推动全省聚烯烃产业的全面进步。
    围绕石化资源做文章,盘锦将初级石化产品进一步精深加工,逐渐孵化出新材料、药用中间体等与石化行业相关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同时还利用自身优势,寻求差异化、高端化发展。中润特塑的聚醚醚酮、辽宁键凯科技的医用药用聚乙二醇等产品,都处于全国领先地位。北燃公司新上马了光亮油项目,能够替代进口产品。
    聚焦产业链现代化目标,盘锦统筹谋划全域石化资源大整合、物料大平衡,制订实施乙烯、丙烯、碳四、芳烃四大产业链发展规划,绘制“招商图谱”,引进一批上下游行业巨头和高水平配套企业,做强盘锦石化及精细化工产业。
提供科技支撑占领产业高地
    盘锦引进了中科院大连化物所盘锦产业技术研究院、大连理工大学盘锦产业研究研究、辽宁麦迪森化工研究院、北京理工新兴产业研究院等多个研发平台,为盘锦石化及精细化工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助力。浩业化工与大连理工大学盘锦产业技术研究院合作成立了浩业分院,并相继实施了浩业化工技改技措竞赛和氢平衡项目,使企业在能量平衡优化、节能降耗、技能人才培养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提升。目前,浩业分院实施的技改项目达120项,重点实施的氢平衡项目可为企业增加经济效益5851万元。
    盘锦引进的研发平台具有多学科、跨专业、实力强等多重优势,能够分享国内顶尖智力资源,逐步形成高层次人才、高科技成果、高新技术产业和资本的聚集,最终形成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辐射带动作用。
    盘锦是重要的润滑油生产基地,但多为中低端的基础润滑油。为增加科技含量,北方沥青股份有限公司与与中科院兰化所签署了“高性能工业润滑油的开发”技术开发协议,双方从此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经过一年多的科研攻关,成功研发了长寿命工业液压油、汽轮机油、重负荷工业齿轮油等产品,获得了4项专利技术,成功替代了国外相关产品。在此基础上,双方进一步合作,联合建立了“高性能润滑材料联合研究中心”。研究中心围绕经济产业发展的需求,瞄准国内领先技术,吸引相关领域智力资源迅速集聚,形成集基础研究-技术开发-中试研究和产业化技术孵化为一体的高水平创新研究中心。届时,北沥公司90万吨的润滑油基础油转化为高端润滑油,产值将达到90亿元左右,利润15亿元左右。
    精细化工是技术密集型产业,占地面积小,产品附加值高。除了一些世界级大企业在做,一些孵化企业也在发力。盘锦精细化工孵化基地建设包括孵化研发楼和中试基地两大功能区。中试车间均采用甲类防火防爆设计,主要作为承接小试研究成果向中试转化的试验平台,加快创新成果向工业化、规模化的转化。
    清华大学李亚栋院士工作站、哈工大博士工作站、辽宁大力有机化工研究院、中国石油大学研究生工作站、齐鲁石化研究院硫化沥青产业研发推广基地、中国石油大学科学研究开发基地等相继落户精细化工产业孵化基地并实现揭牌。这些科研机构逐渐孵出电子化工、新材料、药用中间体等与石化行业相关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提高了产业自主创新能力。(刘永安遇守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