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募基金增长势头强劲

冲刺18万亿规模创新高

作者: ■本报记者李涛

    4月,全球资本市场剧烈动荡,但国内市场总体运行平稳,公募基金增长势头更是强劲,各类基金净值规模全面增加。截至4月底,公募基金行业总规模达到17.78万亿元,再次刷新历史记录。
规模逼近18万亿
    中国基金业协会最新数据显示,截至4月底,我国境内共有基金管理公司129家,其中,中外合资公司44家,内资公司85家;取得公募基金管理资格的证券公司或证券公司资产管理子公司共12家、保险资产管理公司2家,这些机构管理的公募基金资产净值合计17.78万亿元,逼近18万亿大关。
    其中,封闭式基金规模1.81万亿,股票型基金规模1.49万亿,混合型基金规模2.32万亿,货币基金规模8.62万亿,债券基金规模3.43万亿,QDII基金规模0.11万亿。
    4月也是公募基金规模自去年10月起,连续第7个月实现正增长,且是增量最多、环比增幅最大的一个月。
    业内人士分析指出,4月份,我国金融市场总体运行平稳,海外疫情对国内市场的影响边际减弱,沪深两市股指整体呈现震荡上行走势,权益基金净值规模随之走高。另外,债市在利率下行预期和低利率环境下维持牛市状态,也促使相关基金产品净值规模增长。
    银河证券基金研究中心数据显示,4月份各个类型基金均克服疫情影响与冲击,取得正收益。其中,标准股基涨幅7.72%,混合偏股基金涨幅8.14%,长期纯债基金上涨1.24%,货币市场基金上涨0.15%。
    债基、货基表现优异
    从各个基金类型来看,七大类基金规模相比3月份均有所增加。进入4月份,基金投资者风险偏好仍处于中等偏低水平,避险资金的配置需求较高,债券基金、货币基金份额增幅最大。
    其中,债券基金份额由3月底的2.81万亿增至4月底的3.1万亿,增加2870.7亿份,环比增幅达到10.2%,在各类基金中位列第一。
    业内分析人士指出,今年以来,A股市场整体呈现结构性行情,兼顾股债投资的二级债基引发市场关注。另有数据显示,截至5月19日,5月份以来共计发行38只新基金,其中债券型基金就高达31只。
    货币基金的增长势头也较为强劲,份额环比增幅仅次于债券基金。多位基金业内人士表示,尽管近期货币基金收益率持续下行,但相对于银行定期存款和理财产品,货币基金具备良好的流动性优势,因此具有较高的性价比。
    权益产品中,4月份,股基份额减少113.48亿份,环比减少1%,但受益于股市上行行情,股基规模环比增加了9.82%;混合型基金份额增加577.23万份,环比增幅3.38%。混合型基金份额的增加同样来自于偏债混合型基金的贡献。
    而QDII基金份额在4月仅增长10.48亿份,环比增幅0.95%。其主要原因在于,4月份多只QDII基金暂停申购或者限制大额申购。
    海外资管巨头加速布局
    国内基金市场蓬勃发展,令外资资管巨头垂涎已久。
    4月1日,即基金外资股比限制取消第一天,贝莱德和路博迈就向证监会递交公募基金管理公司设立资格审批的申请。继贝莱德和路博迈后,证监会网站显示,5月19日,由富达国际控股的富达亚洲控股私人有限公司已向证监会上报了《公募基金管理公司设立资格审批》申请,目前处于材料接受完成状态。外资巨头纷纷在国内申请公募牌照,显示出外资对基金市场的高度重视。
    此外,银行系公募基金的设立再次有新的进展。5月15日,证监会主席易会满表示,将继续加大政策支持和引导力度,继续推进商业银行发起设立基金管理公司。截至目前,银行系基金公司有15家,合计管理的基金规模达到3.69万亿,约占到整个公募基金行业规模的四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