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浙江大学与浙江省工商联在杭州签订全面战略合作协议,它标志着浙江民营经济和教育科技界开启了合力参与建设“新时代全面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窗口”的新征途。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巨大冲击,浙江民营企业以积极的责任担当,合力抗疫,奋力拼搏,赢得了社会各界的高度肯定。今年3月29日至4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考察期间,专门深入到民营企业考察,鼓励广大民营企业家迎难而上克时艰,化危为机谋发展,同时期望浙江“努力成为新时代全面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窗口”,为浙江当前和长远改革发展提出了新要求,赋予了新使命,确立了新目标,指明了新航标。这次浙江大学与浙江省工商联签订全面战略合作协议,就是双方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浙江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落实浙江省委省政府“两手都要硬,两战都要赢”系列决策部署,强化“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的重要举措。
据浙江省委统战部副部长、省工商联党组书记陈浩介绍,双方制订的全面战略合作工作任务清单共4项工作18项具体任务,包括围绕浙江省传统优势产业以及数字经济领域,探索建立产业链龙头企业主导、院士或教授专家领衔、产学研紧密融合的产业链协同创新机制;共同建设浙江省工商联企业家大学;吸收浙江大学校友企业家代表进入浙江省涉企政策制定企业家代表库;建立一批民营企业与浙江大学共建专业学位研究室实习实践基地;联合发布浙江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报告;联合举办浙江省民营企业与科技成果对接交流会;联合举办浙江大学民营企业人才专场招聘会;联合举办中国民间商会论坛等。
据了解,双方计划2020年至2022年共同实施浙江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十百千万”工程,即推动10个以上县(市、区)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推动100家以上民营企业、行业协会与甲方建设校企(会)合作研究平台,推动1000个以上工业技术或科研成果转化,联合培训10000名以上企业家以及民营企业高级技术管理人员。2022年后共同实施“1351”行动计划:聚焦“一个目标”,合力推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努力为浙江成为新时代全面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窗口贡献力量;建设“三大平台”,共同建设创新赋能、人才支撑、智力支持的平台;推进“五大工程”,共同推进校企合作工程、技术成果转化工程、浙大校友企业汇聚工程、民营企业素质提升工程、民营经济研究工程;实施“一百个项目”,联动推进实施百项重点工作项目。
中国科学院院士、浙江大学校长吴朝晖在签约仪式上表示,面对全球百年变局、民族复兴全局和区域发展大局,双方的全面战略合作不仅对工商联系统和“泛浙大体系”的发展具有变革意义,而且对整个民营经济与高等教育的合作具有示范效果。他希望双方能够在高校与商会的协同联动上形成鲜明特色,在产业与教育的深度融合上形成关键成果,在高校与企业的持续合作上形成示范做法。
浙江省委常委、统战部长熊建平在致辞中表示,双方合作是建设“重要窗口”的重大举措,彰显了新时代浙江民营经济窗口意识、窗口标准、窗口担当;是擦亮“金字招牌”的具体行动,两块“金字招牌”主动融合、强强联合,推动了浙江大学“双一流”建设与实现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有机结合;是应对“非常时期”的有力探索,为民营经济化危为机创造更加有利条件,为浙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大发展动能。希望双方要努力打造国际一流水平的校企合作的先进典型、产学研一体化的示范标杆,重点引导支持民营企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助推浙江全球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
浙江大学副校长王立忠和浙江省工商联主席、富通集团董事长王建沂分别代表浙江大学和浙江省工商联签订协议。浙江省商会副会长、宏胜饮料集团总裁宗馥莉作为企业家代表在签约仪式上发言。浙江大学统战部部长楼成礼主持签约仪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