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当前疫情防控和企业复工复产的实际需求,杭州市工商联首次进行网络视频直播,向广大杭州民营企业"云"传递工商联声音。会议直播在杭州民营企业家的朋友圈刷屏,近6000人在线观看直播,参与人数较往年执委会线下会议形式提高了20倍左右
近日,杭州市工商联(总商会)十三届六次执委(理事)会议召开。杭州市委副书记张仲灿出席并讲话。浙江省工商联副主席张必来,市委常委、市委统战部部长陈新华,市政府副市长陈国妹参加,市政协副主席、市工商联主席冯仁强主持。
会议持续了近三个小时,干货满满,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浙江和杭州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总结2019年度和前一阶段疫情防控以及复工复产工作情况,研究部署2020年度工作,虽隔着屏幕,却让工商联更贴近民营企业,传递出满满的信心与正能量。
并肩作战紧抓发展主动权
自疫情暴发以来,杭州市委、市政府向民营企业送去一个个暖心政策“大礼包”,切实减轻疫情对企业生产和员工生活的影响,实现疫情防控与经济发展“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会上,张仲灿鼓励全市民营企业和企业家要增强信心决心,与党委、政府并肩作战,积极应对、迎难而上、化危为机,善抓新商机、寻找新蓝海,牢牢抓住发展主动权,以2022年杭州亚运会为契机,实现企业发展与城市发展同向而行。
他的这番话,让民营企业家倍感振奋、备受鼓舞。浙江建华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许荣根作为杭商代表,向全市民营企业家倡议:民营企业家要凝聚共识、坚定信心,勇担责任、主动作为,抱团发展、携手自救,关爱员工、履行责任,夺取抗击疫情和经济发展的全面胜利。
企业难,杭州针对难点、痛点、堵点,给钱、给政策、给服务,力求精准滴灌。复工首日,杭州就发布了严格做好疫情防控帮助企业复工复产的"1+12"惠企政策,涉及支持企业资金达100亿元左右。企业急,包括工商联在内的杭州各部门主动下沉,以“走亲连心三服务”为载体,提供“白+黑”的上门服务、贴身服务。企业忧,杭州多管齐下定军心,主动作为,提振企业信心。无论是率先于全国推出健康码,推动企业“码”上复工;还是包复工专机、专列,帮企业接外地员工返杭;一系列硬核动作,都证明了杭州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的底气与实效。
抗疫复产交出亮眼成绩单
张仲灿还强调,杭州市工商联要及时宣传相关大政方针,讲好“杭商故事”,引导民营经济人士爱国敬业、守法经营、创业创新、回报社会。要在精准服务上更用情,坚持问题导向、需求导向、效果导向,深化“走亲连心三服务”和“助万企、帮万户”活动,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要在能力提升上更用劲,围绕促进“两个健康”工作主题,加强作风建设,探索完善体制机制与活动方式。
杭州市工商联自今年疫情发生以来,为维护杭州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会同市委统战部联合开展“助企抗疫情、联企复生产”专项行动,成立工作专班,派出工作组和联企指导员,深入企业了解在复工复产中遇到的困难问题、惠企政策的落实情况,现场协调解决相关问题。通过“杭商之家”APP、“杭商之家”小程序、市工商联网站和微信公众号等智慧服务平台,增设防疫物资、优惠政策、金融惠企、法律咨询、供需对接、服务交流等六大模块,为民营企业提供即时、精准、便捷的线上服务。
对于杭州市工商联来说,这些工作不是特殊时期的特殊作为,而是基于一以贯之的实干姿态与服务理念。2019年,在服务民企方面市工商联交出了一张亮眼的“成绩单”:2019年度36家民营企业入选中国民营企业500强,连续17年名列全国城市第一;在全国工商联发布的《万家民营企业评价营商环境报告(2019)》中,杭州营商环境总体情况排名全国60个主要城市第一位;持续推进企业家培育工程,畅通政企沟通渠道,为企业搭建经贸交流平台,提供法律、人才、金融等服务。
杭州市工商联全力组织引导民营企业积极参与精准扶贫消薄攻坚。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9年底,共有82家企业结对恩施和黔东南等地54个村,通过共建项目、农产品消费扶贫、直接捐款等方式落实消薄任务,共到位资金约1281.5万元。对口衢州的54个集体经济薄弱村,跨地域结对消薄任务全部完成。
杭州民营企业不惧“大考”
随着全国各地复工复产已按下“快进键”,杭州民企迎来了这场疫情的一个“新考点”。面对当前存在的困难,杭州民营企业家不惧不退、理性应对、危中寻机。
杭州市新生代企业家联谊会会长、浙江每日互动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CEO方毅刚刚荣获“中国青年五四奖章”,他带领“个医”团队用大数据帮助疫情防控部门计算出人群聚集热点分布、跨区域流动等信息,实时监测并预测疫情发展趋势,为杭州乃至全国多地区疫情防控与复工复产的统筹提供决策依据。
杭州安恒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范渊带领安恒信息依托智慧城市建设优势,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和大数据应用成果,成为复工“战疫”的有力武器。
作为传统建筑企业,外地工人返杭是复工复产的最大障碍之一。腾达建设集团副总裁叶丽君介绍说,公司积极与政府对接,帮助一线返杭困难人员搭乘复工专列顺利返杭。
浙江春江轻纺集团,是第一批省级重点民用口罩及关键材料生产企业的一员。总经理孙伯勇表示,自2月15日以来日产一次性民用防护口罩30万只,截至目前已累计生产口罩2000多万只。
玫隆食品更是在疫情期间危中寻机,探索出了在线服务的创新模式。创始人王秀梅谈道,在老百姓外出购物不便时,玫隆食品基于自身的供应链优势启动社群服务,在微信群内平价销售面包、菜品等食品,通过无接触物流配送到社区。今年2月,杭州玫隆的业绩是去年同期的65%,3月已经全面追平,4月仍在持续好转之中。
今后,杭州市工商联将继续创新服务内容及手段,不断提高服务质量,有效对接企业需求,切实为民营企业家健康成长和民营企业健康发展提供精准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