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收超时费引发市场和监管关注

丰巢:5毛钱难倒英雄汉?

作者: ■本报记者刘弋瑗

    自4月30日宣布以来,深圳市丰巢科技有限公司(下称“丰巢”)超时收费事件仍在继续发酵。据不完全统计,截至5月14日在业委会参与者平台“众蚁社区”上参与“对丰巢说不”的小区已达118个。5月14日,上海市邮政管理局表示,已指导丰巢上海区域经营负责人,充分考虑公众合理诉求,调整相关措施。
    收取超时费引发争议
    4月28日,丰巢在其官网、APP等平台宣布,将于4月30日开始,对所有存放在丰巢快递柜中的超时存放快递收取保管费,并推出相关的会员服务。在公告中,丰巢的具体政策是,针对存放时长超过12小时的快递,超时后收取0.5元/12小时,3元封顶,节假日不计费,同时给予两次免收保管费的机会。
    另外,丰巢还开通会员服务,给出5元/月和12元/季的会员收费标准,会员享受免收任何费用保管7天的待遇。
    丰巢的相关负责人表示,公司提出超时收费的初衷,是“为了服务进一步的精细化、改善投递效率,同时也希望推动物流末端市场的迭代。”
    随后,5月5日,杭州东新园小区业委会在小区内张贴了一张公告,公告中称,丰巢快递柜在未经协商的情况下于5月6日开始向收件人收取超时保管,这一行为损害了小区业主的利益。业委会决定即日起暂停启用丰巢快递柜,直至丰巢给出解决方案。
    在线上,不同小区的业主开始集合力量,以有组织的形式联名抵制丰巢。一家名为“众蚁社区”的业委会参与者交流网站上,发布了一则题为《对丰巢说不!业主权益不容随意侵害!》的公开信。在信中,“众蚁社区”表示,合同并未明确同意丰巢公司可以在经营中收费,因此单方面收取超时费用的行为不合理。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5月14日在业委会参与者平台“众蚁社区”上参与“对丰巢说不”的小区已达118个。
    对此,丰巢回应称,丰巢的经营模式不受合同限制。丰巢和小区签订的协议不包含对于丰巢营业模式和价格的约束,为此丰巢可以自己做关于经营和收费的决策,相关行为并不违法。
    关于快递员“不请自投”的问题,丰巢则表示,丰巢在每个快递员派件时,会提醒快递员去跟消费者确认是否同意使用丰巢做代收。
    监管持续发声
    这段期间内,监管部门一直在强调:智能快递柜的使用必须得到收件人同意。
    2019年10月,交通运输部发布的《智能快件箱寄递服务管理办法》正式实施,其中明确规定:智能快件箱使用企业使用智能快件箱投递快件,应当征得收件人同意;智能快件箱运营企业应当合理设置快件保管期限,保管期限内不得向收件人收费。
    5月10日,上海市邮政管理部门再次对这一规定予以明确,表示根据《智能快件箱寄递服务管理办法》,对未经用户同意擅自将快件投入智能快件箱等不规范行为,用户可以进行投诉或者举报,邮政管理部门也将依法予以查处。
    同样的说法也在山东、浙江、江苏、广东等地邮政管理部门处得到响应。但对于免费时限和免费后如何收费,邮政管理部门并没有给出明确意见。
    5月11日,上海市消费者保护委员会发声,强调快递入柜一事须经消费者同意。同时,消保委还表示,快递柜企业利用物业共用部位从事快递柜经营,应当征得业主大会同意。并且,具体的收费和交易条件,应当采取合理的方式,广泛征询所有业主的意见。上海市消委会还建议,居民小区可以多设立一些免费的公共快递架,满足消费者的现实需求。
    5月13日,中国消费者协会就此事表示,智能快件箱设置是以消耗小区公共资源为代价,应尽快将其服务纳入公共消费范畴,合理保管期限内不应单独收取服务费用。中国消协特别指出,对于确有需要超期限使用智能快件箱服务的,其收费标准宜参照公共服务价格管理方式,而不能简单通过市场化机制解决。
    瑞典皇家理工客座教授、高级物流师王勇表示,从市场行为的角度来讲,将快递放进“丰巢快递柜”没问题,收费也没问题,但前提是需要双方都同意,这种同意包含两个层面的意思:同意将快递放进“丰巢快递柜”并且同意“丰巢快递柜”的收费方式。现实情况是收货人往往并无法在自己允许的情况下、快递已经被放在快递柜,这种做法已经不合理。
市占率已达69%却连年亏损
    在超时收费引发舆论热议、监管部门发声以及大范围抵制的情况下,截至目前丰巢仍未松口,坚持按既有标准收费。业内人士认为,超高市占率可能是其坚持的原因之一。
    据了解,丰巢成立于2015年6月,由顺丰、韵达、申通、中通和普洛斯五家物流公司联合投资创建。天眼查数据显示,成立以来,丰巢先后经历了四轮融资。在融资和发展过程中,顺丰系在丰巢的持股比例中不断增加。2017年1月,丰巢完成A轮融资后,顺丰及关联企业持股比例已上升至38.68%。
    据国家邮政局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年底全国主要城市布设智能快递柜已达40.6万组,箱递率超10%。
    天风证券披露的数据显示,截至今年3月31日,丰巢在全国拥有17.8万个快递柜。以2019年的全国总量数据推算,丰巢的柜机占比约为44%,其中一线城市市占率更是超70%;被其收购的中邮速递易柜机占比约为25%。收购中邮速递易后,丰巢市场占有率将达69%。
    虽然市场占有率很高,但丰巢目前仍未盈利,尚处于连年亏损状态。据公开披露的丰巢财务数据,丰巢2020年一季度营收3.34亿元,亏损2.45亿元;2019年全年营收15.14亿元,亏损7.81亿元。
    丰巢此前在《致亲爱的用户一封信》中也表达了类似观点,称“已经提供了五年的免费服务仍然亏损运营”。“随着智能快递柜的不断应用,我国的智能快递柜服务的规模不断增长,2012-2019年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了31%。但目前智能快递柜的商业模式尚未清晰,新近合并的丰巢和中邮速递易两家快递柜行业龙头公司去年合计亏损近13亿元。这两家行业头部企业的合并造成快递柜行业的竞争态势的缺失,导致消费者进一步丧失话语权。丰巢在扩大自己市场主导权的同时,存在进一步减少亏损和提高利润的冲动。就现状而言,丰巢快递柜在试水多种盈利方式效果不明显的情况下,没有其它直接获利的方式。所以在此重压之下,仍坚持收取超时保管费。”王勇表示。
    此次丰巢事件也对快递行业的发展提出了新思考,王勇认为,一方面将会降低部分快递员的配送效率,也会扩大影响部分配送业务买卖双方时间差问题,降低快递企业的服务质量并导致其运营成本上升;另一方面对快递“最后一公里”的监管和运营模式都提出了新的挑战,也必将引起新一轮的变化与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