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报点评

作者:
    1.被疫情抑制的消费需求正在有序释放,疫情期间催生的直播带货等新型消费也带来了更多商机,然而消费回暖是一个渐进的过程,疫情还未完全过去,还需要精细化的政策进一步构建经济循环。
    2.带货主播“转正”的同时,直播带货的消费服务保障也应该加强。不然,有货就带、只重营销,这个职业转正的意义也就没有了。
    3.农村物流“最后一公里”不同于城市,具有线路密、道路糙以及单向性等弱点,果真延伸到田间地头,可能会导致物流成本高、价格贵,不妨充分利用农户已经形成的、便捷的取件方式。
    4.这些商家之所以奸计得逞,靠的就是消费者不懂,或者故意把消费者绕晕,他们是不会希望消费者成为专家的。
    5.不能模糊地要求互联网企业平衡好利益、盈利和保护未成年人投入这三者关系,而是要求它在不突破底线的基础上追求自己的利益。准则和底线一定要清晰。
    6.禁止骚扰顾客应该作为职业道德和执业资格的基本前提,对违反者进行公示、接受惩戒,与保护乘客的“个人隐私”并不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