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战“疫”中淬炼品牌势能
作者:
■本报记者鲍坤子
5月10日是第4个中国品牌日。李克强总理对云上2020年中国品牌日活动作出重要批示。批示指出,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打造更多名优品牌,更好满足群众消费升级和国家发展的需要。
品牌的功用,在于将同类竞品区别开来,在竞争赛道中突出重围。没有独特的竞争优势,只靠打价格战、促销战、流量战,容易削弱利润,遭受损失。对于民营企业而言,品牌为数甚众,但世界级优质品牌仍然缺乏。
“草木秋死,松柏犹在。”危机之中,高下立判。积极响应号召转产防护用品,发挥优势海外采购医疗物资,力破艰难复工复产复市……在新冠肺炎疫情中,一大批民营企业主动承担社会责任,聚焦主业、转型升级,保质量、保价格、保供应,经受住了压力测试,短时间“圈粉”无数,在疫情的淘漉中彰显出品牌硬实力。
可以看到,在疫情非常时期,注重人文关怀、展现责任担当,在品牌塑造中尤为重要。广大民企品牌有序有力参与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以实际行动诠释优秀企业家精神,涌现出许多值得称道的人物和事迹。民营企业在应对重大社会问题时有温度、有态度,这些义行善举和企业价值观的展现,甚至比商业宣传、广告投放更富感染力、渗透力。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11月1日召开的民营企业座谈会上强调指出,新一代民营企业家要继承和发扬老一辈人艰苦奋斗、敢闯敢干、聚焦实业、做精主业的精神,努力把企业做强做优。还要拓展国际视野,增强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形成更多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当前在人员、物流、资金等多方承压的处境中,很多企业自主创新,更新升级产品结构、消费场景,玩转线上线下整合传播。与此同时,聚焦主业总是长期课题。疫情之下,民营企业更要提高站位,聚焦主责主业,强化自身特色,扎实锻造品牌。
经风雨,见世面,壮筋骨,增才干。疫情促使企业审视自身品牌建设,积累实战经验。相信广大民营企业能够在疫情中淬炼品牌势能,通过努力踏平坎坷,在高质量发展征程中闯出一条通衢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