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镜像:疾风知劲草 民企当自强
作者:
■本报记者吴浩
武汉作为新冠肺炎疫情重灾区,这里的民营企业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现在,他们正在逆境中求生存,在困境中求自救。
疫情期间周黑鸭货损严重,随着武汉逐步解封,作为武汉名小吃之一的周黑鸭也在慢慢恢复元气。位于武汉东西湖区的周黑鸭华中工业园正在陆续复产,以往日产产能在50万盒,目前一天大概能生产10万盒。每天生产情况根据订单需求不同,产能恢复率平均在20%-30%。据了解,截止到3月30日,已有300多名员工返厂开工投入生产。除湖北外,其他区域超过80%的门店现已恢复营业。尽管华中工厂也在将前段时间耽误的工期赶回来,但损失仍无法避免。
据周黑鸭负责人介绍,春节期间是周黑鸭的销售旺季,年前周黑鸭备货充足。由于疫情,年前备好的原材料不能生产,复工后运输销售又面临困难,货损包括产品和原辅包材料两方面,其中过期产品损失超过了三四千万元。此外,疫情期间,周黑鸭全国门店租金损失接近4000万元/月,员工工资每月支出也在3000万元左右。门店尽管获得了政府政策、房东减少租金等方面的支持,但受疫情影响,整体人流恢复情况仍比较慢。
面对困境,周黑鸭采取了自救措施。公司组建了社团营销,并依赖饿了么、盒马等线上平台,预备打造前置仓,继续在线上加大新品投放力度,预计今年线上销售会有两位数增长。
疫情期间,武汉餐饮业为医护人员和病患者提供餐饮服务,为抗疫做出了贡献。武汉小蓝鲸酒店董事长刘国梁带领武汉100多家餐饮企业,为近30家医疗单位、近万名医护人员免费提供餐饮。很多餐饮老总上一线,去切菜、采购、送货,湖北省餐饮行业给一线抗疫人员送餐超过1000万份。
随着武汉的“解封”,武汉四五十万餐饮从业者开始忙于自救。2019年,武汉市服务业的增加值占GDP比重达60.8%,是武汉市经济发展的主要支撑。在此次疫情中,武汉服务业企业受到很大冲击。湖北省烹饪酒店行业协会副会长、武汉潮江宴酒店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崔一兵认为,武汉餐饮行业很可能会出现破产潮和失业潮,身边的同行已经有大规模裁员举动。尽管各个餐饮企业老板想方设法转向外卖以求自救,如潮江宴酒店预备从堂食转向堂食外送、网络外卖,也在考虑推出一些低价套餐,跟烟酒小铺合作卖餐。但他们也不知道是否能支撑下去。武汉中小餐饮企业已经向政府发出求助,寻求在租金、税费、补贴方面得到支持,以渡过难关。
为了让餐饮业渡过难关,湖北省烹饪酒店行业协会和武汉餐饮业协会联合美团商户和饿了么、口碑两大平台举办启动会。会上,行业大师和专家们就如何提升大中小微餐饮企业收入群策群力,积极建言献策,优秀餐饮企业代表则分享了疫情期间企业自救的经验。
湖北三五醇酒店董事长孙桃香号召餐饮人要拿出抗疫时的奉献精神和勇敢精神,运用餐饮人的智慧,为武汉餐饮重新焕发新的活力做出新的贡献。分享了三五醇打造线上线下销售平台的经验,提供老百姓喜欢的汉味美食,助力大武汉复工复产,餐饮人以实际行动支持武汉全面正常运转。
湖北省烹协青创委主席、金谷大酒店、巨浪美食董事长帅莉分享了企业在抗疫期间保供的感人故事,她带领企业团队为一线医务人员提供爱心餐到正月十五,之后参与保供为援汉医疗队提供无微不至的服务。她倡议更多的年轻餐饮创业者,利用年轻人懂互联网的优势,运用好餐饮平台打造线上品牌,号召餐饮人要努力发扬吃苦耐劳的精神,发扬武汉人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积极转型,与时俱进,为武汉餐饮重新崛起作出贡献。
如何应对疫情影响下的武汉民企困境?武汉市总商会副会长何正亮向广大民营企业发出倡议:武汉民企当自强。
武汉市总商会副会长、武汉龙源集团董事长何正亮认为,疫情面前显担当,卓尔、九州通、新晨等大批武汉民营企业踊跃捐款捐物,竭尽所能共同抗击疫情。疫情逐渐向好,市委市政府就出台了众多优惠政策和帮扶举措,给本地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雪中送炭。在抓好企业防疫的同时,要尽快恢复生产,保民生供应,谋长远发展,无愧“英雄武汉”这个称号。
武汉市总商会副会长、武汉博大集团董事长潘新成说,“我们要博龟蛇之灵气,采长江之活水,建设大武汉,担起中部崛起战略之重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