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炉脆桃带动群众奔小康
作者:
■余联晶
在重庆市武隆区火炉镇,由武隆区忠容水果种植股份合作社及仙鸟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共同主导的火炉脆桃产业,以科研示范为重点,技术普及为载体,科普惠农兴村为主题,带动群众走上了富裕路。
仙鸟农业以忠容水果种植股份合作社的火炉脆桃产业科普示范基地为依托,在公司及合作社掌门人、全国劳模申建忠带领下,大力发展脆桃产业,基地面积2000余亩,种植总面积达8000余亩,涉及区内外12个乡镇42个村,建有科技示范园5个,科普活动面积6000平方米,脆桃苗圃150亩,水果包装厂2000平方米,引进试验新品种60个,培育了50亩以上脆桃种植大户500户,科技示范户200户,辐射带动农民科技示范种植4000余户。其种植的火炉脆桃具有大、红、脆、甜、离核、丰产、挂树期长(30天)、采后(10天)不软等八大特点,脆桃远销浙江沿海一带,深受消费者喜爱。
提高科技种植意识
脆桃产业科普示范基地积极贯彻落实帮扶工作要求,加大实用技术培训力度,整个基地形成了信科学、学科学、懂科学用科学的科普工作格局,农民的科技意识不断提升。
基地建立科普培训室和劳模创新工作室,全镇的电商中转站和产业链的冷藏加工,设置科普宣传栏12处,购置电脑等,科普图书室内配齐脆桃标准化栽培技术手册等20种先进实用技术资料,长期供农户学习参考,为农民学习提供了阵地保障,为基地快速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使科普环境不断得到优化。
基地以科普宣传栏为载体,以脱贫帮扶为己任、以科技下乡为契机,对火炉脆桃种植技术、肥水管理技术、病虫害防治技术、采果与分级,包装技术等进行宣传。近年来,共举办科普讲座100余次,听讲20000余人次;更新宣传栏内容90余次,印发各类宣传资料50000余份。
提升脆桃种植水平
基地一方面强化科技队伍建设,聘请了重庆西南农业大学、重庆市农科院、重庆果树研究所,武隆区农委等单位的7名专家组建了武隆区火炉脆桃扩繁研究专家组,培养了种植技术骨干80余人,并积极深入田间、地头、院坝现场指导,操作示范,技术讲解,科技队伍建设不断加强,使科技工作者的声音在整个基地回荡,科技知识得到广泛传播。
另一方面结合实际,以抓科技和现场指导入手,“请进来,走出去”,加强火炉脆桃种植、管理实用技术的培训力度。根据时节,及时聘请专家在基地举办专题培训班、讲座、实地培训等形式,对火炉脆桃栽培、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综合防治等种植、管理技术进行培训;组织科技示范户到外地学习取经,将先进经验、管理模式等学以致用,示范带动其他农户在基地进行全面推广应用。先后举办培训班120余次,受训18000余人次;举办科普讲座50余次,10000余人受益,使基地农民科学化种植水平不断提升,为实现农业增效,农民致富奠定了坚实基础,加速了农户致富奔康的步伐。
帮扶带动有声有色
仙鸟农业按照“基地+农户”的运行模式,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支撑,辐射带动12个乡镇42个村,2000余农户加入火炉脆桃科普基地,生产基地的繁供体系已全面完善,基地规模还在不断发展壮大。同时农民通过加入基地,降低了种植风险,提高了经济效益,带动了脆桃产业的发展步入快车道。
他们利用基地的技术和信息优势,充分发挥阵地作用,通过科普示范、科普宣传、科普培训、专家指导等形式,开展对农民科技知识的普及,大力倡导科学种植火炉脆桃,通过几年的努力,使农民改变了传统的种植模式,脆桃快繁技术、反光地膜覆盖栽培技术、测土配方施肥,螟虫防治等先进适用技术得到全面推广应用,农民科学文化素质得到了不断提升。
仙鸟农业还多方筹措资金,整合资源,以田园风光、乡村生活,民族文化、健康养身为特色,在基地建成了脆桃产业集散、乡村旅游接待的绿色生态农业观光园,其中火炉脆桃4000亩,蔬菜园1000亩,桂花公园50亩。同时建成了全镇的电商中转站和产业链的冷藏加工,以火炉脆桃为主导产品,集休闲、旅游、娱乐、销售、餐饮、住宿为一体的生态农业观光园。
目前,基地亩产值超过20000元,农民户均增收40000元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