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吉林讯】“两天就拿到300万元贷款,这个速度我们以前都不敢想。”吉林市福创节能建材有限公司负责人戚育福说,凭借吉林市工商联为企业协调解决的紧急贷款,企业火速上了消毒液生产线。
疫情期间,吉林市工商联按照市委、市政府助力企业复工复产决策部署,主动靠前服务,积极协调吉林市金融办、民生银行、环城农商行等政府部门和金融机构,帮助会员企业解决资金难题。
福创节能是一家生产环保建材的企业,去年底企业升级改造,有意引进消毒液生产线扩大产品种类。春节期间疫情严峻,他们决定把新品上线计划提前,但资金不足。
“春节期间,吉林市工商联、市工信局的工作人员和我联系,问我们有何困难,我把想法和对方说了。”让戚育福意外的是,他很快就得到反馈。戚育福将相关材料递交给交通银行吉林市分行的第二天,300万元贷款就到账了。他们用这笔资金买了原材料,开始生产。随后相关部门还帮助企业联系销路。到4月中旬,企业已经销售了200吨消毒液。
吉林市工商联与金融机构始终保持密切联系与沟通,已帮助吉林老爷岭农业集团有限公司、市达兴铝业有限公司等多家民营企业协调贷款5570余万元。
吉林市工商联组织机关干部深入包保企业开展调研30余次,面对面宣讲政策信息;还组织吉林省添正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等8家民企进入省工商联银企对接服务微信群,参加银企对接、金融助力中小企业复工复产推介会等活动,有效促进了金融助力复工复产政策落地见效。(韩家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