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重考验下,中小微企业还好吗?(上篇)

作者: ■本报记者章勇庄道秋管弦刘洁孙永剑
    在我国各类企业主体中,中小企业数量占九成以上,由于体量较小抗风险能力较弱,经济大潮的波动总是首先反映在它们身上。
    当前,受国内外疫情影响,经济下行压力加大,面对多重考验,中小微企业还好吗?带着这一问题,中华工商时报记者多个采访小组,近日深入一线走访了全国多地,发现不少中小企业正发挥“船小好调头”的优势,主动谋变,积极寻找市场的突破口,努力在时代大潮变迁中站稳脚跟。
湖南镜像:黑茶之乡的电商“救赎”
    4月25日上午10时,湖南省安化县几个山头的茶树焕发新绿,茶农们拎着篮子采摘鲜叶。晚上,看着制茶师傅娴熟的翻炒和杀青,湖南钰华源茶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彭接班的脸上笑开了花。
    此时,安化县的复工复产工作正在有序推进中。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全国各地的一些小微企业特别是旅游、餐饮、物流等企业受到较大冲击:房租空转、经营亏损、辞退员工、借贷无门、资金链断裂,甚至出现“复工复产即破产倒闭”的情况,小店老板在开门与关门之间焦灼摇摆。
    安化县是中国黑茶之乡。目前,全县茶园面积达到33万亩,从事黑茶及关联产业人员达34万人,150家茶叶加工企业,实现茶产业综合产值152亿元,茶产业税收达2.8亿元,连续7年位居中国产茶县四强,成为中国生态产茶第一县、黑茶产量第一县、科技创新第一县、茶叶税收第一县。
    2月20日,正月二十七,在彭接班公司所在的湖南长沙高桥茶业市场里,一些商铺贴出“撤店”“转让”“出租”字样的公告。
    这些无不是被“新冠”逼亏,疫情之后高桥大市场的小微企业、个体户的普遍遭遇,少则几万,多则近百万。尽管目前疫情已被严格控制,但彭接班仍用“巨亏”形容今年的生意:一、二月销售量是正常销量的十分之一。虽然营业额锐减,但店铺房租、人员工资依旧照交,“具体亏多少,我还没有认真统计,至少是50万元以上。好在公司的人不多,员工都比较体谅,没有出现吵闹行为,但我还是觉得亏欠他们很多。”彭接班说。
    营业额减少,但房租照交、工资照发,还要按期还贷,又遇融资难,这是长沙市高桥大市场内复工复产后的小微企业、个体户面临的共性困难。“我比较幸运的是,安化县政府上次召开疫情专题应对会议,有县领导问我要不要贷款,我就随便开口说,有的话贷200万吧,结果一周后就放贷了。”彭接班笑着说。
    “本来不作指望却有了200万,我总不能退回去吧。”彭接班寻思,“钱是到了,总该发挥一下作用,好向关心我的领导交差吧。”
    这时候,彭接班想到了几天前看到的一个视频直播,里面的网红不断展示新采的茶叶,旁边不断有人刷单。
    疫情期间,受影响严重的零售业,不得不转换思维自救求生。
    于是,越来越多的零售企业、品牌商开启“云计划”,发力直播带货模式。
    此前,同处长沙的阿波罗百货相关负责人向媒体介绍,一名导购直播3小时服务的消费者人数,相当于复工6个月服务的客流;一次直播产生的销售额,相当于在门店上了一周的班。
    通过短暂的了解,彭接班瞄准了直播带货这一风口,他利用这200万元贷款,开发了一款专供直播的产品,他取名叫“喝茶吧”,借助网络平台扩大安化黑茶的销售。
    4月20日,彭接班开发的线上营销实战面对面活动现场,一个网红发了一个朋友圈,金花黑茶琥珀透红,沁人心脾,袅袅茶香转眼间“飘”到千里之外,深圳的一爱茶人现场买了8000元黑茶。
    “疫情之下,有很多家茶叶电商销售额达5000万元以上的企业,要比开传统茶叶店的企业多。”彭接班说。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到来的今天,传统茶企要顺应时代的急速发展,茶叶销售格局也发生了根本改变。茶叶电商如何利用移动互联网,把移动客户端口的流量大量引入网店以及如何适应移动互联网的移动设备,建立新的移动端口网店,把移动互联网作为流量端口,让移动设备成为新的电商工具,都是决定茶叶电商未来能否被市场淘汰的关键。
    据了解,短短40天时间,彭接班直播带货成交黑茶销售订单6900余单,已有5000多人通过电商平台线上采购,截至目前,彭接班黑茶销售300多万元。
    网红直播带货,让彭接班享受到了疫情之下创新销售带来的红利。而彭接班可以相信的是,未来,随着新零售渠道的不断完善,而社交电商作为零售第三极,将会产生更多令人惊喜的化学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