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商为脱贫攻坚“加油”

作者: ■牛畅

    4月20日下午,正在陕西考察调研的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柞水县小岭镇金米村。在村培训中心,总书记来到直播平台前,同几位正在准备网上卖货的农民亲切交流。总书记指出,电商作为新兴业态,既可以推销农副产品、帮助群众脱贫致富,又可以推动乡村振兴,是大有可为的。
    这是对金米村借力电商使得小木耳成为大产业的肯定,也是对一批电商企业兴农成效的赞许,更是对近年来互联网在脱贫攻坚工作中发挥作用的认可。
    习近平总书记在“4·19讲话”中明确将“互联网”与“扶贫”联系在一起,2016年就此开启“网络扶贫元年”。发展至今,农民成为“新店家”,手机成为“新农具”,直播成为“新农活”,数据成为“新农资”,电商平台的“云快车”带动农村一二三产业加速融合发展,乡村振兴驶入快车道。3月28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公布,2019年全国农产品网络零售额达到了3975亿元,比2016年增长了1.5倍。
    国家号召的背后,是一批电商企业想作为、敢作为、善作为,一改往日捐赠式“输血扶贫”,转向产业型“造血扶贫”,创新社会力量参与脱贫攻坚的方式方法,助力乡村振兴。
    2016年初,京东启动电商精准扶贫计划,在全国832个贫困县上线商品超300万种,直接带动80万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增收;2019年3月,淘宝直播开启“村播计划”,覆盖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2000多个县域,培育6万多名农民新主播,2019年淘宝直播售出的农产品突破60亿元;2019年4月,拼多多推出创新扶贫助农模式“多多农园”,实现消费端“最后一公里”和原产地“最初一公里”直连,2019年拼多多农(副)产品成交额达1364亿元……
    电商兴农如火如荼,各地一线扶贫干部面对新机遇,也练就了一身“电商本领”。在各类直播、电商平台上,不少地方的市长、县长、乡长“身”入一线,成为农产品“带货官”,为当地优质土特产代言。截至目前,有近500名县长走进过淘宝直播间推荐家乡好风物。这样创新的脱贫工作方式不仅适应了新业态的发展趋势,更被网友大赞接地气,暖人心。
    疫情来袭,脱贫攻坚增添新难题,关键时刻电商再显身手。受疫情影响,很多地区特色农产品滞销,部分农民甚至有返贫风险。农业农村部组织阿里、拼多多、京东、苏宁等电商企业开展爱心助农活动,出台流量支持、优惠贷款、运费补贴等一系列帮扶措施,更多的带货网红和扶贫干部走进直播间为农产品助阵,让农民重燃希望。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电商助农脱贫迸发出的活力能持续多久,还是一道现实的“考题”。为农产品顺利上行叫好的同时,各级部门还应结合目前脱贫攻坚的工作实际,加快补齐农村流通设施短板,完善农村电商公共服务体系,为农村电商发展链条的每个环节提供更好的服务,做到因势而谋,应势而动,从而助力新兴业态顺势而为,大有可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