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0日,中国扶贫基金会通过线上方式,正式发布2019年度工作年报。年报显示,2019年共筹措爱心款物8.8亿元,公益事业支出8.3亿元,共计687.6万人次贫困人口和灾区民众受益。随着经济和社会的进步,越来越多的企业认识到,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共同营造稳定优质的社会环境,企业才能获得良性循环的长久发展
近日,阿里巴巴集团合伙人、阿里巴巴公益基金会理事长孙利军接受采访时说:“履行社会责任是企业最核心的竞争力。”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进步,越来越多的企业认识到,企业在创造利润、对股东和员工承担法律责任的同时,还要强调要在生产过程中对人的价值的关注,强调对环境、消费者、社会的贡献。企业参与共同营造良好稳定的社会环境,才能获得良性循环的长久发展。
越是优秀的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能力越强,效果越显著,它们带动了更多的企业参与到积极履行社会责任的大潮中来。
疫情面前考验责任
2003年非典型性肺炎疫情期间,阿里巴巴创立了淘宝。17年后,淘宝已是中国电商中的佼佼者,阿里巴巴集团更成为世界百强企业,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展现出中国民营企业的担当。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1月25日,阿里巴巴集团就启动了驰援武汉行动。在应急阶段累计投入30亿元,用于采购医疗物资、支持疫苗研发、打通全球物流通道等。
在后勤保障方面,该集团旗下公司发挥各自优势。盒马与饿了么成立专门送餐队,服务武汉抗疫医院;飞猪发起“为武汉医护人员提供免费住宿”活动;高德地图上线“医护专车”,免费接送武汉医护人员;支付宝为全国医护人员设立“健康保障金”。
面对疫情,作为国内零售行业领军企业,苏宁集团同样第一时间成立了由集团董事长张近东亲自牵头的防疫领导小组,并在武汉一线成立支援团队,拨付专项基金用于急需物资捐助,发挥全球供应链资源优势,在国内外积极筹措并及时捐赠前方急需防疫物资。苏宁公益互联网平台作为民政部指定的慈善组织公开募捐信息平台,第一时间上线了“驰援武汉”“支援湖北”“希望同行”三个公益筹款项目,用于采购武汉及周边疫情严重地区急需的防护类用品及生活物资。
日前,滴滴发布公告称,自全球疫情暴发以来,滴滴已经建立了全球应急响应机制,与世界卫生组织紧密联系,各地团队和当地伙伴一起,凭借中国的线上抗疫技术和线下组织策略,投入全球的抗疫战斗。
疫情期间,滴滴在国内武汉、北京、南京、郑州、厦门等15个城市成立医护保障车队,累计服务37987名医务工作者,行驶总里程超过1500万公里。同时,滴滴推出网约车防疫标准,做好“戴口罩、测体温、勤通风、勤消毒、防护膜”五项防疫措施。据滴滴方面表示,给网约车安装防护膜这项措施,获得相关医疗机构的认可,逐步走向海外市场,并率先在拉美落地。预计到4月底,将有2万辆受到“滴滴防护膜”保护的网约车在墨西哥等地投入服务。目前这一经验也正在传递给海外其他网约车平台。目前,滴滴已在中国199个城市设立线下防疫站,进行车辆消毒,发放口罩等防护物资。
另外更有许许多多中小微企业捐赠医疗物资、发布线上平台支持复产复工、减免佣金帮助商家……用自己的力量抗击疫情、支持经济……
一路追溯战“疫”轨迹,能够清楚地看到企业群体践行社会责任的行动与决心。可以说,这场疫情也是一场大考,在以前所未有的强度考验着企业对社会责任的认知、态度与行动。
履行公益没有止境
社会公益是企业参与社会财富二次分配的一种形式,企业对社会公益的履行没有止境。
“做百年苏宁,社会、企业、员工利益共享”是苏宁秉持的价值观。
在线下,苏宁深入乡村市场以及国家级贫困县开设苏宁扶贫实训店、苏宁易购零售云店,共覆盖184个国家级贫困县。线上,依托苏宁易购中华特色馆、苏宁拼购、苏宁超市等频道,惠及全国约1万余个贫困村,761万贫困人口,贯彻落实精准扶贫。
苏宁易购善行者、三公里灯塔公益计划、梦想大篷车苏宁号等公益项目全面开花。截至2020年3月底,公益慈善扶贫累计投入约18亿元。苏宁公益互联网平台累计为第三方公益组织项目募集善款超过2000万元。
2019年,苏宁宣布回购股份,总金额不低于人民币10亿元(含)且不超过人民币20亿元(含),将用于员工持股计划与股权激励,践行共创、共当、共享的理念。同时,苏宁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南京、杭州等全国多个城市提供近万套员工宿舍和公寓,为员工住房的投入累计高达数十亿元,每年至少解决数万名员工的居住需求。2019年6月底,1200公寓两批房源集中交付,近千名员工入住。
在助农脱贫方面,阿里巴巴今年2月发布“爱心助农计划”,并设立10亿元爱心助农基金。截至3月底,“爱心助农计划”已帮助农民售出逾15万吨滞销农产品。
孙利军对记者说,阿里巴巴的社会责任不仅融入到商业模式,更融入企业文化。
据了解,2017年,阿里巴巴成立脱贫基金,宣布未来5年投入100亿元,通过教育、健康、女性、生态、电商五大方向推进脱贫攻坚,脱贫成为阿里巴巴集团的战略性业务。2017年12月至2019年6月,国家级贫困县在阿里平台上实现网络销售1100亿元,兴农扶贫业务覆盖242个国家级贫困县。截至2019年4月,蚂蚁森林累计种树超过1亿棵,累计创造超过33万人次的绿色就业岗位、实现劳务增收近5000万元。2019年,阿里巴巴获评全国脱贫攻坚组织创新奖,成为唯一获评该奖项的互联网企业。
同时,新浪通过设频道、开超话、立专题、打标签等多种方式,宣传公益理念,树立公益标杆;腾讯开设公益网络募捐平台,截至2019年7月已获得超过55亿元善款……越来越多的企业通过参与社会公益活动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积极建设企业文化,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
4月20日,中国扶贫基金会通过线上方式,正式发布2019年度工作年报。年报显示,2019年共筹措爱心款物8.8亿元,公益事业支出8.3亿元,共计687.6万人次贫困人口和灾区民众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