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开封讯】近日,一场气氛热烈、别开生面的“百企帮百村”精准脱贫行动对接座谈会在河南省通许县四所楼镇政府会议室召开。开封市、县相关商会组织和企业家代表,以及三赵村、沈公村、仲舒岗村等村级两委班子和贫困户代表面对面恳心畅谈,讲政策、话优势,聊困难、谋思路,谈规划、定方向,联合唱活了一出“政府搭台、企业发力、群众受益”的携手奔小康地方戏,在发起脱贫攻坚总攻战春季攻势的同时,再一次叫响了“百企帮百村”精准脱贫行动。
架起携手奔小康的“连心桥”
“去年县工商联发动一些企业来我们村开展帮扶行动,为群众办了不少实事,村民们发自内心的感激他们。今年我们又来认亲啦!”来参加座谈会的四所楼镇沈公村村支部书记黄连英激动地说。
在开封市工商联的有力指导和大力支持下,通许县紧紧围绕省、市、县委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战略部署,趁势抢抓河南省“千企帮千村”和开封市“百企帮百村”助力精准脱贫行动发展机遇,积极“连天接地”、牵线搭桥、发挥作用,已多次协助市工商联推进落实这样的大型“认亲会”和“百企帮百村”企业助力精准脱贫行动。据悉,仅2019年就争取9家省市级大型龙头企业,与通许县8个乡镇、9个建档立卡深度贫困村建立了一对一结对帮扶,共有1285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受益。
唱活同心促发展“地方戏”
为进一步推动“百企帮百村”行动在通许走深走实、落地生根,通许县立足自身实际,通过实施惠企政策、建立座谈沟通机制、加强宣传引导、强化协调服务等一系列扎实创新的举措,积极探索推动通许“百企帮百村”精准脱贫行动深度发展的有效路径。
在通许县委统战部和县工商联的积极协调下,四所楼镇禾丰肉鸭养殖项目在通许县四所楼镇赵辉村落地建成。“目前项目一期已建成10栋智能养殖大棚,每年可养出栏肉鸭70万只,年产值1750万元。二期正在建设20个养殖大棚,全面建成后30个大棚通过安排就业、利润分红、运输拉料等方式,依托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可实现带贫550人。通过设施养殖奖补政策享受了财政扶贫资金156.52万元,占项目总资产的40%。这一政策大大解决了我们融资难的问题,鼓舞了我们民营企业家建设家乡、共谋发展的信心。”禾丰肉鸭养殖基地负责人说道。
通过搭建政企对接平台,越来越多投资扶贫产业项目的民营企业家通过设施种(养)殖奖补政策享受到了财政扶持,最高扶持金额可达项目总资产的60%,极大地激发了广大民营企业家投资扶贫产业、返乡创业的热情,趟出了一条具有地方特色的通许“百企帮百村”精准脱贫模式。
做精齐心助脱贫“好品牌”
加大宣传力度,建立健全长效机制,积极引导民营企业家在脱贫攻坚战场上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贡献自身力量、留下坚实足迹、展示家国情怀,持续在推动就业、产业、金融、公益、消费等5方面帮扶重点上下功夫,35家县级企业与全县43个建档立卡贫困村建立了帮扶关系,每年帮扶资金可达50余万元。
通过提供就业岗位等方式带贫4310人。累计捐赠资金600多万元,修建道路30公里,为13个村实施了村容户貌提升、32个贫困村改善了基础设施,全县8个乡镇、52个村、2.1万人得到实实在在的帮扶。真正以坚实的行动和出彩的成果塑造工商联民营企业家担当作为好形象、铸就“百企帮百村”助力脱贫好品牌。“我们将继续发挥市、县两级统战部门、工商联桥梁纽带和职能作用,加强联系、深度碰撞、汇聚力量、促进融合,为落细落实‘百企帮百村’行动、助力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贡献通许统战力量!”开封市委统战部副部长、市工商联党组书记张志军表示。(李军涛王恒王永涛陈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