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金融之力 助民企前行

作者: ■鲍坤子
    中共中央、国务院近日印发《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在推进资本要素市场化配置部分,特别提出“增加服务小微企业和民营企业的金融服务供给”。
    打好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双重战役,少不了有活力、有灵气的民营、中小微企业持续贡献力量。小企业“船小好调头”,但面对疾风骇浪如果仅能只身抵御,难免力不能支、船倾舟覆。《意见》再次强调增加民营、中小微企业的金融供给,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一直以来,全国上下采取一系列全面具体的措施,助力解决民营和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非公经济“新36条”、民营企业座谈会、《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金融服务民营企业的若干意见》等等,不断为民营经济营造更好发展环境,让民营经济创新源泉充分涌流、创造活力充分迸发。近两年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还分别专门提出“解决好民营企业和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更好缓解民营和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然而,不同所有制企业在要素使用上价格不同的问题,依然在多个地区不同程度地存在。尤其是在常态化疫情防控、推进生产生活秩序全面恢复的形势下,民营、中小微企业需要更多的金融扶持。《意见》的印发,是对提升银行服务民营和小微企业能力、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的进一步强调和部署。
    《意见》正式公布前两日,4月7日,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召开第二十五次会议,再度定调资本市场枢纽作用,并将提升市场活跃度。其中,“引导信贷资源更多支持受疫情冲击较大的中小微企业和民营企业”引发广泛关注。会议还指出,要采取多种有效方式加大中小银行资本补充力度,增强抵御风险和信贷投放能力。有文章称,这意味着在信贷政策方面,将会进一步向受疫情冲击较大的中小微企业和民营企业倾斜,确保量足价廉。
    近段时间,银行业采取多种帮扶措施,减轻疫情对中小微企业和民营企业的冲击。例如央行4月3日宣布对中小银行定向降准1个百分点,下调超额存款准备金利率,两次实施到位,共释放约4000亿元长期资金。
    相信在各地各部门和企业的共同努力下,金融之力将进一步激发民营、中小微企业市场活力,抵御疫情冲击,释放更大改革红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