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氏金鼎”:大紫砂名器变身“文化使者”
作者:
■本报记者陈雪根
一碧万顷的江南太湖,荡漾着秀色与灵气,孕育了一方人才、一方文化。从小喝太湖水长大的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吴海龙,也是吴氏经典陶艺第五代传人。他创立的紫砂陶艺品牌“吴氏金鼎”,汇聚着百年匠心、千年文化,以独具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国家工商局的注册商标,并走出国门、享誉世界,沿着“一带一路”,由上海、北京至哈萨克斯坦、美国等国家与地区,沿途都是掌声和鲜花。
吴海龙出生于太湖之滨陶都宜兴的新庄镇,祖祖辈辈以陶为业、抟土为壶。祖父开了百年老字号陶器店,父亲开了陶器作坊,都与陶业结下了不解之缘。在父亲的传授和指点下,20岁那年吴海龙就正式出道成师。先辈的精神和气韵穿越千百年的时光隧道,渗透到年轻的吴海龙身上。
在学艺的道路上,他接受名师指点,并从家中珍藏的任淦庭、吴云根、裴石民、王寅春、吴德盛、朱可心、顾景舟等历代名家作品中汲取精华、反复揣摩,终于开悟,紫砂技艺由此突飞猛进。
从祖传技艺中,吴海龙深知紫砂泥料的优劣直接决定了制壶的好坏。优质泥料创作出来的壶吸浮力高、透气性好、稳定性强,色不艳、质不腻。吴氏家中珍藏有数吨黄龙山紫泥,吴海龙提及这些,如数家珍,底槽清、天青泥、老紫泥、紫茄泥……他将这些深藏地下的泥料赋予创意,演绎为一件件紫砂壶艺精品,创造出丰富多彩的艺术世界。
吴海龙对生活有着独到的观察、理解,五彩缤纷的大自然赋予他取之不竭的创作源泉。天地日月之宏大,花草鸟虫之精微,都在他的创作视野之中。他去粗取精,由此及彼,非常巧妙地把大自然的神奇融化到他的一件件作品之中,并赋予“吴氏金鼎”以独特的理念,使得吴氏每一把壶都是一件有着深邃意境的作品。其作品重在立意,贵在构思,每件作品都是他思想的载体、心灵的花瓣,从壶体至壶钮、壶嘴、壶把,一气呵成,构成一个和谐完美的整体。
在代表作《哈密瓜壶》上,吴海龙选用了温润细腻的黄龙山段泥,以新疆出产的哈密瓜为壶体,以瓜的枝、藤、叶分别作为壶的把手、壶嘴、壶钮,以不同颜色的段泥装饰壶体纹理,采用立体造型的手法,把饱满的枝叶通过壶把巧妙地覆盖到壶面上,丝丝入扣,惟妙惟肖,高奏出一曲生机勃勃的田园牧歌。另一名作《彩蝶壶》采用虚实结合的手法,以一个花瓣为壶面、一只舞动的花蝶成壶钮、花藤叶蔓作壶把、壶嘴,前后呼应。壶型饱满,线条挺括,删繁就简,高雅脱俗。几种不同色彩的泥料丰富了整体造型,十分和谐,给人带来一幅风拂花香、蝶飞春暖的美丽图景。这两件紫砂精品都在国家级专业陶艺比赛中荣获金奖。2017年在哈萨克斯坦世博会上,他的另一件紫砂国礼作品《一带一路》也一举拿下金奖,荣获特邀紫砂壶工艺美术家称号,成为“一带一路”紫砂品牌文化使者。
天道酬勤,吴海龙大师以对紫砂艺术的不懈追求,一步步走上了艺术之巅,成为闻名海内外的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中国国礼特供艺术家、中华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人、中华民族杰出艺术家。
为了进一步弘扬中华古老的陶瓷艺术,吴海龙先后创办了“吴氏金鼎紫砂文化有限公司”“吴海龙紫砂艺术馆”作为对外陶艺交流的重要窗口。“吴氏金鼎”作为吴氏家族品牌,以独特的艺术魅力吸引了海内外紫砂爱好者的目光,美国、韩国、泰国、日本、香港、台湾的许多文化名流纷纷前来取经学艺。根据他的同宗先祖吴湖帆收藏的“富春山居图”,吴海龙精心设计了“富春山居图”系列套壶共12把,第一款四把壶已经完成,第二款八把壶将在2028年全部完成。他“期待着祖国河山的统一大业,期待着和一半在台湾一半在大陆的‘富春山居图’一起亮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