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互助协同发展中彰显商会“家力量”
——云南省川渝商会发展侧记
作者:
■本报记者马蕊
“2020年,我们要继续树牢为会员服务的意识,商会领导和工作人员要利用好这个平台,建好这个家,做到定期走访、调研、学习和宣传商会会员企业、常思会员所想,常了解会员疾苦,真正让会员体会到这个平台,这个大家庭的价值。”这是云南省川渝商会会长银康在展望2020年工作所作出的构想。
近期,随着战“疫”以及复工复产的深入开展,云南省川渝商会在会员企业发展的特殊时期,彰显了商会之家的温暖和力量。
一场特殊的捐赠
3月1日下午,云南省川渝商会在昆明举行了防疫物资捐赠暨发放仪式,将防疫口罩捐赠给复工有困难的会员企业,用于抗击疫情,帮助在滇川渝企业复工复产。
“通过对会员企业的摸底调查,我们了解到,会员企业在复工复产方面存在许多困难,尤其是生产安全保障方面的口罩仍难买到。”银康介绍,商会通过各方渠道购买了一批防疫口罩,并捐赠给有困难的企业,用于抗击疫情,帮助企业进行复工复产。
同时,面对疫情防控的形势,该商会积极引导会员企业坚持疫情防控和恢复生产“两手抓”,努力实现疫情防控和生产经营“双胜利”。做好员工返岗安全管理以及复工后的日常防疫工作,担负起主体责任,时刻绷紧防传染、防扩散的安全弦,认真做好各项防疫措施。同时,还引导会员企业积极依规申请扶持,及时掌握国家对企业的帮扶政策,结合自身情况,按规定要求进行申报,争取得到相关的支持帮助,减轻自身压力等。
“商会之家的力量,在困难面前会更加凸显。”“无论是商会显现出来的真心,还是做出来的努力,关键时期都把服务精神体现得无微不至。”类似这样的陈述,都表达出了会员企业受到该商会帮扶后的真情实感。
“请相关部门再关心一下我们面临破产企业的实际困难。”“期待再帮忙关注一下我们几家会员企业,由于政策一刀切式的拆迁,给企业带来的发展困难”……尽管这些企业发展的困难并非是战“疫”带来的,但凡有交流机会,银康还是尽可能多地去反映企业发展问题,争取各界力量的支援。在银康及不少商会会员的心中,互助发展、协同进步、一盘棋整体推进,才是商会凝聚力最可贵的价值。
2020最美“逆”增长
复工复产复心!当这句复产号角在该商会提出后,一场别具力量的发展格局就此打开。
该商会相关负责人表示,将会一如既往地遵循“统筹、合作、维权、服务”八字发展方针,按照2020年的布局谋发展。
该商会换届以来,在统筹方面,做出了大量的工作,使云南省异地商会、云南省各川渝籍商会开创了合作共赢的新局面。今年,将继续做好这方面的工作,助力云南省各异地商协会、云南省川渝籍商会,川渝籍企业能够捆得更牢、抱得更紧,更好地取暖。
在加大与国企和大型民企的沟通交流方面,去年,该商会与新希望集团、川能投集团、中信集团等大型民企建立了很好的关系,今年将继续深化这些关系,为会员寻找更多的出路。
此外,还将继续做好对会员健康稳定发展的指引。该商会认为,商会不同于其它个体组织,在商会的各项活动中,必须符合国家的大政方针、法律、法规以及社会公德,用法律和道德来规范我们的工作,尽量杜绝违法乱纪行为在商会工作、活动中发生。
来自实践的“立会法宝”
银康深深地感到,做好商会工作,要做到四个必须。
一是必须抓好内部管理。抓好商会的办事机构,财务和制度建设是开展商会工作的基础,只有建设好秘书处、完善章程、健全制度,商会工作才能正常运行。
二是必须取得政府支持。要利用商会这一平台,与政府加强沟通,优势互补,信息互联,资源共享,有利于推进商会的全面发展。
三是必须搞好内部团结。商会是没有经济赢利的组织,只有付出没有索取,只有贡献没有名利,只有会员讲大局、讲团结、讲合作、讲奉献,热心于公益事业,共创和谐商会,共享和谐之果,商会才会有生命力。
四是必须增强造血功能。商会只靠会费收入已很难满足日益发展的需求,商会要发展就得转变观念,盘活资金,使商会具备造血功能,商会才能长盛不衰。
发展路=服务路
细数云南省川渝商会走过的历程,强化服务,始终成为了该商会可持续发展的支点和生命力。
在维护会员权益方面,该商会经云南省司法厅授予,商会还设立了“人民调解委员会”。同时,还主动走访,了解会员企业经营发展状况的需求,及时帮助解决困难和问题。截至目前,商会累计为会员提供各种服务百余次,维权数十件。
此外,商会还积极为会员企业牵线搭桥,帮助会员企业寻找合适的项目,并尽快促成项目开工建设。近年来,商会积极争取与央企和一些大型民企合作,2017年6月,商会与蒙自市人民政府以及中铁十局签订了三方战略合作协议,为会员发展谋福祉。
在强化服务政府、以商招商方面,该商会成为第一家跟政府签订服务的机构,商会搭台,政府唱戏,这种以商招商的形式,开启了云南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服务的先例。商会还积极组织会员企业参加省级、市级以及川渝滇三地政府举办的招商引资推介会,不少会员企业都从中找到了适合自己的项目。
商会自成立以来,一直热心公益事业,无论是巴山蜀水,还是云岭滇都,都留下了川渝人的足迹。此外,在税收以及提供劳动就业方面,商会也积极践行。商会一直把回报社会,促进社会和谐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此外,在商会党支部的影响下,商会多名党员主动支援贫困大学生,帮忙解决他们大学期间的生活费和学杂费,赢得一致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