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哈尔滨讯】“多亏了‘小老师’,我的英语听力和口语有了很大进步。”谈起疫情期间的收获,黑龙江省大庆市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一心乡九年级学生王宇瑶,夸起了每周一次的“一对一”线上辅导。
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曾是国贫县,师资稀缺、教学能力薄弱是当地学校和家长的心病。父母都是农民,不能进行辅导,英语学习最让王宇瑶着急。从去年开始,她有了“小老师”,上起了“网约课”。
2017年,哈尔滨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慕海军,与韩明祥、钱正龙两名教师组成驻村工作队来到一心乡前进村。了解到当地学生对教育的迫切需求,担任扶贫第一书记的慕海军提出,可以发动有意愿的高校学生开展远程公益授课。“让农村学生接受优良教育,全力破解因学致贫、因贫辍学问题。”慕海军说。
2019年7月,在工作队的联络下,哈尔滨师范大学西语学院与一心乡中学正式结对。通过自愿报名,20名大学生开始为20名村里娃提供每周一次的免费线上辅导。即使在寒暑假和疫情期间,“网约课”也照常进行,从未中断。
不仅孩子们有了“网约课”,一心乡中学的教师也迎来了“大礼包”。近两年来,得益于“乡村教师素养提升帮扶计划”,哈尔滨师范大学多个教学团队围绕英语、地理、美术、音乐等学科开展教学座谈,为乡村教师答疑解惑。6名乡村教师曾到哈尔滨师范大学进行为期一周的学习交流,在陪同授课中提升教学本领。
“教育扶贫要保证每个孩子能有书读、读好书、会读书。”慕海军说,一些爱心人士还成立了“前进村书香助学基金”,用于资助鼓励困难学生努力学习、“一心向前”。(徐凯鑫杨思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