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种下脱贫“希望”

作者: ■马丽娟

    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原州区姚磨村的冷凉蔬菜基地里,菜苗一片嫩绿。几个月后,这些蔬菜将被运往珠三角、长三角等南方地区。
    固原市属于西海固地区的核心区域,这里十年九旱,过去人们撒下粮食种子,却难以盼来一个丰年。近年来,固原市通过大型水利工程解“地渴”,并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特色农业,“苦甲”之地也能种出希望。
    姚磨村村支书姚选是村里的致富带头人。瞅准六盘山区气候的优势,2008年姚选创办了瑞丰蔬菜产销农民专业合作社,带领村民规模化种植冷凉蔬菜。
    现在姚磨村冷凉蔬菜种植已经扩大到8000亩,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也从2008年的2800元增长到了去年的1.5万元。不仅如此,姚磨村还辐射带动周边十多个村组发展冷凉蔬菜产业,为1700多户贫困户提供种菜、务工机会。
    如今冷凉蔬菜种植也已成为原州区的主导产业。今年3月原州区刚刚宣布脱贫摘帽,姚选却没有歇劲儿的意思。“下一步我们要对标供港蔬菜,继续提高品质。”他说。
    在固原市西吉县何建栋的万崖马铃薯科技示范园区里,绿油油的马铃薯苗旺盛生长。西吉县是宁夏最后一个未脱贫摘帽的国家级贫困县,这个被当地人称为“洋芋蛋蛋”的农作物为西吉县脱贫出了不少力。去年全县马铃薯产量150万吨,主要销往外省,还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
    西吉县一半的马铃薯原原种来自何建栋的示范园。示范园每年大约培育马铃薯原原种3000万粒,西吉县政府会收购其中的三分之二,免费发放给贫困户。
    西吉县吉强镇芦子沟村的贫困户安翻翻一边在园区做着切苗工,一边盼望着4月马铃薯种植季的到来,今年她也将领到1000粒马铃薯原原种。安翻翻说,她是靠种马铃薯和打工把两个孩子供养成了大学生。
    何建栋表示,马铃薯原原种已选好装袋,储存在冷库里,就等政府招标了,“保证能按时发到贫困户手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