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刀片电池”量产下线

刺穿时表面温度仅30-60摄氏度续航里程可达605公里

作者: 【记者张文燕北京报道】
    近日,比亚迪正式发布新一代动力电池产品“刀片电池”,并宣布在旗下的弗迪电池有限公司重庆工厂顺利量产下线。
    在29日的线上发布会上,比亚迪展示了“刀片电池”顺利通过针刺穿透测试的完整视频。“刀片电池”被刺穿时,结构完整稳定,未出现任何起火冒烟现象,表面温度仅有30-60摄氏度,一只打散在电池表面的生鸡蛋没有发生变化。这一测试结果,也标志着中国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在安全性上,顺利通过全球电池行业公认的最严苛测试项目。
    据介绍,“刀片电池”凝结了比亚迪在电池领域二十多年的生产和研发经验。“搭载‘刀片电池’的新能源汽车,要将自燃这个词,从新能源汽车的字典里彻底抹掉。”比亚迪集团董事长兼总裁王传福在发布会上表示,比亚迪用“刀片电池”捍卫安全底线。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欧阳明高分析指出,“刀片电池”独特的设计使之在发生短路时能够产热少且散热快,因此能够以非常优异的成绩通过针刺穿透测试。
    首款搭载“刀片电池”的比亚迪“汉”纯电动车型综合工况下的续航里程可达605公里,一举突破了磷酸铁锂动力电池能量密度偏低的瓶颈。王传福表示,比亚迪的技术和产品都将对全球开放和共享,将改变中国汽车工业在全球新能源浪潮中的角色与分工。比亚迪集团副总裁兼弗迪电池有限公司董事长何龙也在发布会上提到:“几乎你能想到的所有汽车品牌,都在和我们探讨基于‘刀片电池’技术的合作方案。”
    此次“刀片电池”顺利通过针刺穿透测试,展现了中国新能源汽车自主品牌在汽车电池安全上的创新突破,也意味着中国电池企业在参与新能源汽车核心零部件全球竞争,在实现全球化供应的征程上迈出了重要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