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重启逆回购利率下调20个基点
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 存款基准利率下调窗口或将开启
作者:
■本报记者郭钇杉
3月30日,央行公告称,为维护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以利率招标方式开展了500亿元逆回购操作,7天期逆回购中标利率下调20个基点。此前,央行已连续29个工作日暂停逆回购操作。
值得注意的是,本次7天逆回购中标利率由上次的2.4%降至2.2%,20个基点的下降幅度创下了2015年以来新高。央行上次开展逆回购操作是在2月17日,当日,央行公告称,为对冲央行逆回购到期等因素的影响,维护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2020年2月17日人民银行开展2000亿元中期借贷便利(MLF)操作和1000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
更重要的是,本次调整释放了央行加强逆周期调节力度、更大力度引导社会融资成本下行的信号。
民生宏观解运亮团队表示,此举有三重意义。首先,是对政治局会议精神的落实。3月27日中央政治局会议要求,货币政策要引导贷款市场利率下行,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央行公告本次操作的目的即在于“维护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体现了对政治局会议精神的迅速落实。
其次,能够有效引导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下行。今年1月和3月两次降准,LPR报价都保持不变。主要是由于LPR系由18家报价行以5个基点为最小步长报价得出,这两次降准虽使部分报价行下调了报价,但未达到LPR整体下调的阈值。公开市场操作利率(OMO利率)和中期借贷便利(MLF利率)联动,下一步MLF利率预计也将下调20个基点。相比降准而言,降政策利率能更有效地引导LPR下行。
再次,也体现了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协同。3月27日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了财政三支箭:提高赤字率、发行特别国债和扩大地方专项债规模。本次下调政策利率,引导市场利率中枢进一步下行,有利于降低特别国债和地方专项债融资成本,形成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的合力优势。
从过去经验上看,“逆回购利率—MLF利率—LPR”的同步调降,完成一次完整的降息过程。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表示,由此可以推测,在4月LPR报价之前,央行将择机下调MLF利率,引导LPR下行,更大力度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
那么,下一步货币政策怎么走?温彬认为,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是货币政策的核心,降息、降准、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仍然有必要。不过当前银行负债成本居高不下,压降点差空间有限,且企业和居民部门存款占银行总负债的60%以上,适时适度下调存款基准利率将对LPR下行产生更加显著效果。随着我国通胀水平逐步回落,4月中上旬将是下调存款基准利率的合适窗口。
方正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颜色也持相同观点,他认为,存款利率若下调25个基点将会直接导致LPR报价下调20至25个基点,从而达到在帮助银行缓解成本压力的同时,将降低融资成本的效果传导给实体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