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启动“新基建”时代实弹演练

自建智能物流全面布局5G、人工智能、区块链

作者: ■本报记者姜虹

    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让“新基建”站上风口,这与京东过去数年在技术上的持续投入方向,可谓不谋而合。京东的自建智能物流体系就像是水电气一样成为城市“基础设施”,在疫情期间发挥了极大的作用,为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新动能。
    最新公布的业绩数据显示,2019年,京东体系所属上市及非上市企业合计研发投入179亿元人民币,研发投入同比增长高达47.8%。目前,京东拥有技术研发人员超过1.8万人,硕士及以上学历人才引入占比超80%,专利申请量超过3651件。无论从技术投入,还是从技术实力上看,京东都处于国内互联网企业的第一阵营。
    对京东来说,相当成熟的智能供应链和智能物流体系,是自己在“新基建”时代谋求优势站位的王牌武器。在疫情这样的特殊时刻,京东“临危受命”,理由只有一条——那就是它在供应链方面的绝对实力。
    2010年,“亚洲一号”项目启动,目前,京东物流已在全国投用25座“亚洲一号”智能物流园区,形成了亚洲电商物流领域规模最大的智能物流仓群。同时,有了上述基础设施的支撑,京东物流全面布局5G、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基建”能力,无人机、无人仓、无人车等应用场景在遍地开花,大大提升了订单履约时效和客户体验。
    比如,京东的供应链基础设施已经从商品供应链扩展到服务供应链。像基于药品供应链和全职医生团队的互联网医疗服务,就在这次疫情中发挥了巨大作用,并成为很多政府和企业防疫平台的重要组成部分。不过,这场疫情中的出色表现,就未来的“新基建”时代来说,可能仍只是京东的一次实战演练,属于京东的好戏还在后头。
    正如相关专家指出的,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必须补上现代供应链短板。从传统物流到现代供应链,不仅仅是一个词的变化,更重要的现代供应链关注的是从原材料采购一直到产品送达消费者手中的所有环节,强调用系统整合的思想进行管理,凸显海量数据的获取挖掘、人工智能精准决策与实体供应链网络的充分融合。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使得我国整体物流调度的协同效率较低等问题逐渐显露。
    而京东在技术研发上多年持之以恒的高投入,主要体现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核心技术研发,以及智能供应链、智能物流等领域。这种综合性技术基础,正是京东能够在疫情这样的特殊时刻担当大任,脱颖而出的关键密码。
    事实上,机遇的伏笔早就已经埋下。2019年8月,京东集团入选国家新一代智能供应链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领衔智能供应链国家战略发展。而这次疫情中,京东智能供应链以出色的柔性与弹性,加上智能物流体系扎扎实实的高效运营,有效地保障了民生稳定供应,不仅成为京东抗疫作战的核心能力,也帮助大量企业实现“逆生长”。
    京东物流多年建设发展,铸就了坚实的“新基建”底盘,并将智能物流作为“新基建”发展的重要一环,因此,在抗“疫”期间,京东物流能够更加及时迅速地发挥优势,帮助搭起抗击疫情的“生命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