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 市场期待政策对冲
作者:
■本报记者宋寒业
3月1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召开,研究部署统筹抓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重点工作。本次会议针对经济发展,释放出了哪些信号?会议定调之后,资本市场走向如何?哪些投资板块值得关注?
经济下行压力加大
国内政策或将适度宽松
受国内外多种因素影响,当前我国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为推动经济发展,未来一段时间内政策层面会有哪些变动?
“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主要是受国内国际两方面影响。一方面疫情对国内经济的影响将逐渐显现,从一二月份经济数据指标看,确实下行的程度较大;另外一方面是海外疫情在全球扩散以后,对世界经济加大了下行压力。同时给国内带来输入风险。”财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财信研究院副院长伍超明对中华工商时报记者表示。
疫情的蔓延使国内国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为顺利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未来一段时间内我国国内政策将适度灵活宽松。
中国企业家资本联盟CECU主席杜猛表示,稳增长、防风险、促改革、保实体是现阶段政策的主要目标。本次疫情会影响居民收入和消费观,这使得消费对经济的刺激作用减弱。同时国内疫情对实体经济造成冲击,加上海外市场动荡使出口减少。为稳住宏观经济,保障全年经济质量,国家会增加投资、减免税费。
伍超明认为,未来货币政策有望进一步灵活适度,财政政策更加积极有为。他指出,未来政策可能会加大调节的力度来对冲疫情对经济的影响,这个政策力度的加大是可以预期的,政策力度加大的时间点预计会在三四月份。
市场波动性加大
股市存在结构性机会
作为宏观经济的“晴雨表”,伴随着中国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A股市场未来将朝何处去?
工银瑞信基金表示,在市场波动性加大的背景下,相对宽松的流动性环境对股票市场活跃度有正面贡献,同时逆周期调节政策逐步发力也将降低经济尾部风险,股市主要面临结构性机会。
“作为资本市场的主体,上市公司受到疫情的冲击,这使得股市会受到一定影响,”杜猛表示,世界经济是一体的,我国是世界第一大贸易国、第二大经济大国,目前全球公共卫生事件,我国并不能独善其身,我国股市存在下行压力,但比全球股市情况要好。
博时宏观认为,国内疫情基本得到控制,复工和社会经济活动正在推进,对实体经济的财政与金融政策也在不断推出,投资者情绪相对国际市场更为稳定。但通过陆股通等渠道,A股还是可能受到海外市场流动性危机的有限传染。短期看有调整的可能,但总体上下跌的空间不大,并且随着海外市场流动性冲击的结束,可能迎来内外市场的同步反弹,A股因基本面、情绪面相对良好或将有更好的表现。
伍超明称,2020年全球资本市场将步入一个比较动荡的时代。近期全球股市、大宗商品市场持续暴涨暴跌、不断刷新近期低点,表明全球性危机发生概率在增加,预计未来资本市场波动加大将是常态。
短期内现金为王
可以关注中长期投资机会
尽管疫情对短期经济有冲击,但在业内人士看来,不会改变国内中长期经济发展向好的大局,加之国内经济转型升级也仍在持续推进,A股市场仍具有吸引力。
对于当下的投资策略,伍超明认为,第一,风险资产的回调难以避免,不排除股票、大宗商品等资产继续刷新年内新低的可能,因此中短期内应适度调整相关资产的配置;第二,短期黄金、债券受市场流动性冲击亦面临调整压力,但待市场恐慌情绪、流动性出现缓解时,中长期仍是值得重点关注的。因此,短期“现金为王”,中长期可关注黄金、债券品种,A股结构性行情需要等待以更合适的价格来参与。
杜猛表示,受疫情影响可继续关注涉及公共卫生的口罩、防护服等板块;高科技板块以及5G等前卫信息产业。此外,他认为房地产板块可能会出现上涨现象。
中原证券研报指出,国际市场连续下跌带动国内市场调整到位,A股将重回中长线以成长风格为特征的向上趋势中,目前可关注金融市场、新基建、新能源汽车等有明确政策密度较高、鼓励发展以及需求确定性较高的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