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岁的林燕飞终于在“家门口”的扶贫车间上班了。林燕飞是贵州省安顺市西秀区双堡镇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思源小区的搬迁群众。她所在的扶贫车间,是当地政府2017年引进小区的三家企业之一,专门从事服装和玩具生产。自3年前搬到小区后,在扶贫车间的工作收入就成了林燕飞一家的大半经济来源。
思源小区有搬迁群众225户、828人,其中一半人口常年外出务工,另一半人口常年在小区居住,需要获取收入维持生活。林燕飞工作的扶贫车间的负责人姜春秋介绍,自复工复产以来,车间目前已有在岗员工40多名。他们还在开展招工宣传,以让更多的搬迁群众和贫困群众上岗就业。
安顺市生态移民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邹德美介绍,安顺全市有84个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共有搬迁群众18801户、82104人。截至3月5日,安置点共有61个扶贫车间,其中复工复产的有46个,用工超过了900人。
彩虹社区有搬迁群众1295户、6088人,扶贫车间将成为疫情后吸纳就业的一大主力。“扶贫车间及时、有效复工复产,既有助于推动剩余贫困人口在今年脱贫摘帽,又能保障已脱贫群众生产生活稳步提高。”姜晓华说,公司力争短期内将上岗员工数量提升接近车间满负荷运转时所需的160名左右。(罗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