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企业的一群特殊战“疫”者
作者:
■徐建成
“安邦制药是精准扶贫的湖南样本和国家级扶贫就业基地,作为民营企业,我们最终要把企业还给社会,捐赠、复产以及我们的承诺,确实有压力,但我们能承受多大压力,就代表给这次抗疫做多大贡献,我们必须坚持!”安邦制药董事长陈飞豹表示
日前,湖南省向工信部推荐了4家企业为全国疫情防控物资生产重点保障企业,湖南安邦制药名列其中。
据悉,湖南安邦制药是一家民营企业,也是全国医疗行业规模最大的福利企业,员工中有1/3是残障人士。该企业生产的中成药银黄清肺胶囊在这次疫情期间,被列入湖南省疫情防治诊疗方案推荐药品后,该企业响应国家号召,在做好疫情联防联控的前提下,提前有序科学复工,加班生产,成为医药战线的特殊战“疫”者。
在安邦制药,有这样一个残障人士的公益组织——“学习张海迪小组”。他们通过“海迪公益课堂”、学习张海迪小组网站、微信心理疏导、开展公益活动、深入高校企业励志宣讲等,让这支拥有240多人的群体变成了特殊价值人力资源。
小组组长、公益文化部部长齐文英是一名80后“拐杖妈妈”,作为长沙市优秀共产党员,在去年“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中,巡回宣讲十余场,上万名党员干部现场聆听。公司研发中心总监、共产党员屈金艳,是一名侏儒症患者,多次走进巴基斯坦开展临床研究,让银黄清肺胶囊成为我国第一个走进巴基斯坦的中成药,她和听障员工李莹同时荣获长沙市“自强不息十佳”称号。
这支特殊群体在这次疫情防控中,也展现出了别样风采。2月5日,从各地返回工厂的员工迅速投入生产,外包车间大部分是残障员工,以12名聋人员工为代表,他们起早贪黑,加班加点,连续工作了21天,让一盒盒带着体温的药品,捐赠到湖南、湖北、黑龙江等地定点医院,并保证了全国销售网络中基层医疗机构的药品供应。
作为连续两年被评为中国慈善公益500强的企业,安邦制药在疫情暴发初期就与12家医药企业在媒体上公开承诺,坚决不在疫情期间哄抬物价,决不涨价。
不但如此,公司还先后向武汉等地捐赠了价值200万元的防疫药品。在原材料和物流成本迅速上涨的情况下,公司承受了巨大压力,展现出了爱心企业应有的责任与担当。
“安邦制药是精准扶贫的湖南样本和国家级扶贫就业基地,作为民营企业,我们最终要把企业还给社会,捐赠、复产以及我们的承诺,确实有压力,但我们能承受多大压力,就代表给这次抗疫做多大贡献,我们必须坚持!”安邦制药董事长陈飞豹表示。
公司从银黄清肺胶囊进入诊疗方案的第二天,就起草了致武汉疫情防控指挥部的一封信,希望打通联络,把药品尽快捐到前线。但因为交通、通讯的阻断,直到2月18日才与武汉市蔡甸区人民政府取得联系,安邦的志愿者们以“逆行者”的精神,亲自驾车把药品送至武汉。
防控新冠病毒肺炎要戴口罩,但疫情给人造成的心理恐慌也不亚于病毒本身。为了给员工们心理戴上口罩,安邦的残障员工开始行动了。疫情发生后,“学习张海迪小组”针对员工心理恐慌问题,开展了全员问卷调查,收集了498份问卷,占员工总数的80%。针对问题,在公司的支持下,汇集全公司资源,主动开展心理疏导工作。慢病研究院的医生们义务承担起身体不适者的健康咨询、体温检测和用药指导;海迪小组用订阅号每天推出“疫行公益”,讲述一件件抗议中的感人故事,用爱的力量激发员工抗疫精神,消解心中的恐惧。有一位员工返回公司自我隔离已经超过14天,并到医院做了体检,但一些同事仍然对她上班有排斥心理。在这名员工上班的第一天,齐文英和公司领导分别到她的工位上交流工作,这一不经意的举动,打消了其他人的顾虑。
当得知公司已与武汉取得联系,海迪小组立即发起了向武汉蔡甸区残障家庭捐款的倡议,两天时间,43名残障员工捐款近两万元,由公司志愿者随捐赠药品一并送达武汉。“武汉一定非常难,那里的残障人会更难,我们捐出的仅有2万元,这对于抗击疫情杯水车薪,但我们并不感到寒酸,因为这是我们的劳动所得。”齐文英表示。
截至目前,安邦制药一线生产管理人员只有2名员工尚未返岗,返岗率达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