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埠稳岗保就业 脱贫成色不反弹

作者: 【记者靳生蚌埠报道】
    “能在家门口就业,多亏了扶贫车间。”日前,安徽蚌埠五河县头铺镇安淮村就业扶贫车间里,贫困户刘芳正熟练地照看几台冲压设备。“一个月能增加收入2000元,家门口不比外地差!”扶贫车间复工正忙,和刘芳一样,当地230多名贫困户忙生产,既增加了收入,又照顾到了家里。
    为保证脱贫成色不因疫情受影响,蚌埠全市27个扶贫车间,2月16日在安徽全省率先实现全面复工,共带动就业605人,其中贫困人口232人。目前,已安排扶贫资金项目259个,完工3个,开工在建86个,预计3月底前全部开工。
    为进一步推动稳岗就业,蚌埠多渠道增加贫困户收入,出台《关于落实疫情防控期间稳定和扩大就业有关政策的通知》,利用一次性吸纳就业补贴,分类别分别给与400、800、1200元一次性补贴,使用贫困劳动力的,补贴标准增加一倍,直接让贫困户受惠。
    “要不是镇里帮忙联系,俺可还得在家待着。”2月21日,固镇县新马桥镇高光村村民管平已经回到在合肥的公司,开始新一年的工作。管平能够顺利上班返岗,得益于新马桥镇在防控疫情期间推行的“123工作法”——村(居)根据务工人员意愿,主动与用工单位对接用工事宜;村(居)对务工人员健康负责、用人单位对务工人员上岗负责;村(居)留存务工人员备案单,务工人员携带外出务工联络单、企业反馈用工回执单返岗就业,这样的“一对接”“两负责”“三联单”不仅解决了管平的问题,还得到省委主要负责同志的肯定,在全省得以推广。
    随后,“123”行动加快进行,蚌埠市还组织开展返乡人员“123本市就业直通车”活动,做到送岗到人、送人到岗,在为全市企业复工复产提供用人保障的同时,有效解决了贫困户就近就地就业的问题——蚌埠全市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23758人,常年外出务工38492人,截至目前已返岗复工34065人,返岗复工率88.5%,其中落实县内务工5213人。等待企业复工复产计划外出人员3538人,剩余889人计划在家从事产业发展。推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有机衔接,农业产业化是带动农业全面转型的核心力量,更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必由之路。截至目前,全市254家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已全部复工;32家饲料生产企业已复工30家;8家畜禽屠宰厂全部复工。
    “疫情防控是特殊考验,脱贫攻坚是时代使命。打赢脱贫攻坚战,越到最后越要紧绷这根弦,不能停顿、不能大意、不能放松。”蚌埠市扶贫办负责人表示,我们将聚焦问题补短板,认真分析在疫情防控中扶贫领域暴露出来的短板,加强乡村人居环境整治和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把农村“双基”建设夯实得更牢靠,更好推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