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油价格战是把双刃剑
作者:
■本报记者张粲
当日,国际油价出现雪崩,原油期货暴跌。布伦特原油期货周一大幅跳空低开25%,一度跌超31%至32.14美元/桶,创1991年美国在伊拉克发动战争以来的最大跌幅。布伦特原油期货一度跌超30%,日内最低价触及31.38美元/桶;WTI原油期货一度触及30美元/桶整数位心理关口,跌近30%。
事实上,石油价格战早已悄然打响。3月7日,石油大国沙特突然大幅降低售往欧洲、远东和美国等海外市场的原油价格,并对外宣称将立即将日产石油量增至每天1000万桶以上;大幅调低其不同级别的主要原油定价,折扣幅度创逾20年来最大,以吸引国外炼油厂购买沙特原油。意味着它要全面增产抢占市场,将尽量多的原油推向市场。
值得注意的是,过去几个月来,沙特阿拉伯一直在日产油970万桶。然而,沙特阿拉伯4月份的产量将大大高于1000万桶/日,可能接近1100万桶/日。这是3月6日OPEC+政策会议上俄罗斯拒绝减产之后,OPEC主力国沙特阿拉伯主动打响原油价格战。
有市场人士称,沙特阿美公司应最大化其产量并出售更多原油以保护其市场份额。据悉,沙特阿拉伯的石油产能为1200万桶/日,这使得阿美公司能够迅速提高产量。
OPEC与俄罗斯的石油价格战在上周末开始。3月9日,高盛分析师在其报告中指出,“价格战”完全改变了石油和天然气市场的前景,预计布伦特原油价格最低可能跌至每桶20美元。同时将第二、第三季度的油价预测下调至每桶30美元。
对于进入新一周的全球其它市场,这必定又是另一场“大考”。Vital Knowledge的创始人Adam Crisafulli周日表示,与新冠肺炎疫情相比,原油市场已经成为一个更大的问题。他补充说道,如果原油价格持续下滑,标普500几乎不可能迎来持续的反弹。
国际油价断崖式下跌,会给中国带来哪些影响?对此,业内人士认为,降低了原油进口成本,但也会导致部分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亏损。
天风期货研究所所长贾瑞斌表示,中国大量的原油依赖进口,国际油价下跌有助于降低原油的进口成本。但原油价格下跌后,会导致能源与化工产业链商品价格的同步下跌,并导致部分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出现实质性的亏损。如果原油价格长期处于低位,将会明显对中国的石化形成负面冲击。因此能源价格快速下跌是对中国的一把双刃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