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版FOF呼之欲出

工行招行平安入围首批基金投顾试点银行

作者: ■本报记者董潇

    记者从工商银行、招商银行、平安银行获悉,这3家银行已陆续收到证监会下发的无异议函,成为首批获得基金投顾业务试点资格的商业银行。
    业内专家称,随着基金投顾试点资格向商业银行扩容,银行终于不再只充当简单的代销机构角色,而是可以全权进行类资产管理推出银行版FOF,并且增强了“顾问”功能,改变了过去“卖方投顾”模式下产品销售导向的弊端,促使行业转向“买方投顾”模式下以客户利益为中心的服务导向,将代销机构和客户的利益连接在一起,培育客户养成正确的投资习惯。
    在2019年发布的《证券经纪人管理暂行规定》的通知中,明确规定根据与客户协议约定的投资组合策略,投顾可以代客户做岀具体基金投资品种、数量和买卖时机的决策,并代客户执行基金产品申购、赎回、转换等交易申请,开展管理型基金投资顾问服务。
    其实,早在2016年,招行就已经推出了银行业首个智能投顾服务体系“摩羯智投”,运行3年多来30个组合创出历史新高,累计服务客户数超过18万,销售金额超过120亿元;2017年,平安智能投顾服务上线。两者有着以下相同点:均是向客户推荐适合其风险偏好及风险承受能力的基金或组合,买不买、什么时候买、需不需要调仓或赎回,银行都只是提供建议,决策权在客户自己手上。
    而获得了基金投顾资格后,试点行与客户协议约定投资组合策略,然后全权代客户作出具体基金投资品种、数量和买卖时机的决策,并代客户执行基金产品申购、赎回、转换等交易申请。
    由此可见,与智能投顾不同的是,基金投顾试点资格实际上是一种管理型投顾业务。试点银行在授权范围内,根据约定的投资策略,帮助客户进行调仓,把握市场机会。某银行相关负责人表示,此前银行推出的智能投顾,属于非管理型投顾,也可以叫顾问投顾模式——银行只提供建议,客户接受与否自己定,决策权在客户手上。
    基金投顾的推出,也给银行提出了更大挑战。“从我们的准备工作来看,主要还是先进行顶层设计,包括投顾业务项下的架构设置、岗位和人员设置、投资策略制定、业绩考核规则等诸多内容,因为银行承担了代客户进行投资的责任,所以相应环节的控制要全面建立起来,这和之前完全不同。”招行财富部人士称。
    “在‘投’方面,试点银行都有一定的经验累积,可以在顶层设计上去完善。但在此前的卖方角色下,银行更多的是把产品推送给客户,‘顾’的角色很多时候都是由基金公司承担,转为真正的‘投顾’后,需要重建一个基于基金投顾牌照下的银行顾问服务。”工行个金部人士认为。
    对于今后银行业该如何开展基金投顾业务,招商证券建议:一方面,商业银行同第三方销售机构之间存在一定的相似性,因此可考虑同基金公司或券商进行合作,借助其在资产配置策略、基金评价筛选方面的经验积累,或是直接引入具有资产配置、基金评价经验的投研团队,从而弥补投研能力方面的不足。另一方面,“考虑到商业银行在投顾人员数量和高净值客户数量上均具备有明显优势,这为其开展人工投顾业务和财富管理业务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待其补齐策略研究方面的短板后,可以快速切入高阶业务市场,有望实现弯道超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