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的中小企业生存样本

作者: ■本报记者文雪梅

    新冠肺炎疫情对中小企业的考验正变得日趋严峻。日前,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就收入下降幅度、可维持的时间、成本支付压力等8个问题联合调研了995家中小企业。调查结果显示,34%的中小企业就账上现金余额来看只能维持生存1个月,33.1%的企业仅能维持2个月。疫情期间,企业面临的主要支出压力来自于员工工资和五险一金,占比62.78%。尤其对于中小企业来说,一边承担着房租、工资、利息等刚性支出的重压,一边面临着生产和经营停摆、收入和现金流中断,挑战不言而喻。
    近日,已经陆续有一些中小企业在这场疫情中遭遇洗牌,黯然离场。2006年创立、曾于2016年11月成功挂牌新三板的知名IT培训机构“兄弟连”宣布北京校区员工全部遣散。曾排名北京KTV行业第一名的北京K歌之王宣布全员解散。
    而更多的中小企业还在苦苦坚持,寻找出路,也有的企业在危机中积极创新寻求转型,有的品牌甚至实现了向死而生,逆境“突围”。
    良品铺子逆势突围上市
    对于55%的销售额来自线下,四成门店在湖北的零食企业良品铺子而言,疫情的冲击可想而知。然而,2月24日这家总部位于武汉的零食企业宣布挂牌上市,成为2020年登陆A股的新零售第一股,也是当前湖北上市的首家企业。
    “谢谢大家,我们上市了!良品加油,武汉加油,中国加油!良品铺子创始人、董事长杨红春在淘宝直播间向粉丝宣布。
    身处疫情中心,仍然逆势突围、顽强上市,是怎么做到的?良品铺子的答案是:做新零售。由于此前看准了契机与阿里巴巴一同做起新零售,良品铺子的业绩明显提升:部分门店线上日销售额比平时增长3倍。
    武汉是良品铺子总部所在地,也是核心业务区域。身处疫情中心,部分线下门店暂时不能正常营业,加上物流不畅、人手不足,它无可避免地受到了冲击。
    除夕夜,良品铺子做了一个决定:把门店经营重心转移到线上。
    2月1日开始,良品铺子恢复淘宝直播。2月7日,良品铺子在手机淘宝上线“轻店”业务,由饿了么承接外卖配送。消费者进入旗舰店点击“附近门店”按钮,即可进入小程序,店内下单,可选择门店自提或外卖送达。数据显示,“轻店”开通以来,门店订单量激增,单店日销售额最高比平时增长3倍。目前,已有1300家线下店接入“轻店”,日均销售额比上线第1天增加了50倍。
    2月12日,良品铺子副总裁赵刚表示:部分门店的线上订单量已占总订单的80%,而往年这一平均比例只有15%左右。
    疫情挡不住上市的步伐,背后源于13年来良品铺子积累的数字化“免疫力”。
    2006年从实体零售起家的良品铺子,自2011年前后开始与阿里巴巴合作拓展线上销售,并于2015年成为第一批拥抱新零售的品牌之一。2019年,良品铺子成为首批利用阿里巴巴商业操作系统进行全面数字化升级的企业之一,基于阿里云,建设会员中台,形成了全渠道贯通的数字化会员体系。2019年天猫双11,良品铺子单日成交额破亿元;招股书显示,2015至2018年上半年天猫平台销售额始终占全网销售额一半以上,数字化依然是良品铺子面向未来的重要布局。
    “疫情不会对长期发展产生影响,公司将稳步推进开店计划。”杨红春在路演时也表达了信心,“目前现金流情况良好、备货充足,不会调低2020年、2021年的经营目标。”
    不仅是良品铺子,记者了解到,在武汉和湖北,还有不少商家走到线上,通过努力创新,在风暴眼中自救和突围。
    武汉企业周黑鸭,申请并获得了阿里巴巴免息贷款资助,预计在3月底前开通“轻店”本地服务。
林清轩:
用15天完成一次绝地求生
    对护肤品品牌林清轩CEO孙来春说,这个春节过得如过山车一样:大年初六那天,企业业绩已经下滑90%,他觉得自己不到2个月就会破产。但仅仅15天之后,他却依靠淘宝直播完成了一次逆袭和重生:林清轩的业绩不降反升,达到去年同期的145%。
    疫情暴发后,林清轩的157家门店歇业,开业的170余家门店生意寡淡,6天时间,整体业绩下滑90%。“每天睁眼就是100万元的支出,一个月亏损3000万元。”孙来春意识到,再拖下去,不出2个月,林清轩将面临破产。1月31日深夜,他发出了求救的《至暗时刻的一封信》。
    2月1日,孙来春决定,所有业务开始向线上转,进行淘宝直播——这是一种不需要线下开门的新业务形态。
    前两天,林清轩的直播间里,只有2个粉丝来看。4天后,同样的直播间里,来了500多人,生意也来了。
    2月14日情人节这天,孙来春“算是豁出去了”,带领100多位林清轩的工作人员,一起开始了他人生第一次直播,没想到有6万多人在看,卖了近40万山茶花油,还收到了36万个点赞。
    “这让我这个大叔级别的非专业直播人士,留下了继续淘宝直播的勇气。”孙来春说,到2月15日,林清轩不仅没有死掉,业务反而实现超越,达到去年同期的145%,部分门店甚至翻了一倍,完成一次奇迹般的逆袭。如今,林清轩1600名线下导购全部在淘宝直播上转型为“云导购”,武汉门店业绩连续多天排名全国第二。
    义乌小商品市场直播间
    “开门迎全球客”
    在义乌小商品市场,开淘宝直播已经成为潮流。
    目前,已有超过3000名义乌商家通过淘宝直播间“开门迎全球客”。很多商家年后的第一单都是在淘宝直播上成交的。
    此前的2月18日,义乌国际商贸城已局部开门,但线下人流量尚无法和往年相比。淘宝直播成为许多商家寻求增长的突破口。
    2月20日,义乌店主黄鲜平在直播间里给新一年的生意“开了张”,她在朋友圈写道:“淘宝直播这样的新东西,就是未来的机遇啊!”
    通过淘宝直播间,消费者不仅同样能亲眼看到商品实物,还省了路费,又安全方便。相比传统的商业模式,淘宝直播“云开市”的效率大大提高,受到越来越多义乌商家的欢迎。
    数据显示,今年2月以来,新入驻淘宝直播的主播较上个月同期增长了10倍。每天到淘宝大学学习直播运营的新主播,超过1万人。
    为了帮助线下商家更好地“云开市”,早在2月10日淘宝直播就宣布:全国所有线下商户均可以零门槛入驻,并免费使用运营工具。淘宝直播还公布了直播培训专线,任何有需要的商家都可以直接扫二维码报名,咨询入驻和运营淘宝直播的有关事项。
    记者了解到,到网上去,成为这个春天几乎所有线下门店的主题词,淘宝直播已成为线下商家在疫情下求生求变的首选。淘宝上涌现出了一批像林清轩这样的逆袭店铺,用自己的努力和创新,排除疫情的影响,获得增长。
    2月以来,有100多种线下职业都在淘宝直播找到了新的可能性,云发布会、云演唱会、云卖房、云导购等层出不穷,“云工作”模式正在成为常态。
    厂家直接上淘宝直播卖货的数量同比增长了50%,其中,服饰、美妆、家居3个行业的线下门店直播最为活跃,光“居然之家”就有196家门店开播。
    数据显示,2月17日,火锅商家“小龙坎”进行淘宝直播带来的成交额,比一个月前的1月17日增长1200%。2月18日,10位远在湖北的银泰百货的导购,在淘宝直播“云复工”。开播之后,满屏都是“武汉加油,湖北加油”。首场直播的观看人数,相当于一家顶级购物中心的周末客流,期间多款商品被抢光。淘宝近日发布的《淘宝经济暖报》显示:2月以来,每天超过3万人来淘宝开新店,其中超过两成来自线下店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