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刚刚过去的2019年,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分公司重庆气矿(以下简称“重庆气矿”)累计销售天然气62.9亿立方米,同比增加5.55亿立方米,重庆市场占比率达70%,为川渝地区38个区市、百余家企业、2000余万居民提供了燃气保障。
精准施策保障供给
每年冬供季一到,重庆气矿便全力以赴增产增供。
2019年初,占重庆地区供气市场份额四分之三的重庆气矿,为支持地方经济建设,服务百姓民生,气矿科研团队不断突破资源瓶颈,围绕老井做足挖潜增产“大文章”,增强稳产保供“底气”。
入冬前该矿便制定了一系列提气蓄力、抗寒防冻的精细开发“一井一策”方案,做到周密排查、综合分析、科学研判。面对老井生产瓶颈,气矿科研团队联合天研院对起消泡药剂开展性能测试、效果跟踪评价、制度优化等措施。同时,利用信息化、智能化技术,为老井挖潜传统工艺加装“人工智能”,为精细气井管理、有效提升产量再添重要举措。
经过多年不懈努力,重庆主城区形成了多条输气干线东、西、南、北四向成网的骨干供气管网格局,有效保障了重庆、川东北地区平稳供气,多方联动确保能源跨区域调配。
2019年,重庆气矿累计向民用气供气47.93亿立方米,同比增供天然气近5.28亿立方米,增幅12.37%。
多方联动确保调配
冬季保供期间,重庆气矿努力发挥产运销一体化优势,通过加大资源组织、优化生产运行、协调工业用户调峰、制定应急调峰预案等举措,全力保障民生用气需求。
去年11月下旬,全国气温骤降,民用气需求陡增,高峰供气时段供主城区压力由2.5MPa一度下降至1.4MPa,保供形势异常严峻。为此,气矿经过多渠道协调气源,横向协调工业用户“压非保民”配合调峰,为保障重庆主城用气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重庆气矿践行国家推进管网互联互通的机制,强化资源互补,提升管网使用效率,更好地实现民生保供。
近两年南川、永川中石化互联互通工程相继投运,累计进气2.94亿立方米,有效保障了渝东南、永川片区供气稳定。2019年12月8日,在晏家配气站实现了与中石化普光气田川气东送管道互联互通。该工程投运将推动实现两个100万立方米的日调峰能力,为冬季调峰保供打下坚实的气源保障基础。
“营销管控”创新作为
为创新“营销管控”模式,去年初,重庆气矿利用“一体化”管理优势,针对供需形势精细营销计划安排,利用产购储销联动优势调峰保供、多举措创新“营销管控”模式,增加重庆市区供气量,持续巩固天然气市场主体地位,全力保障重庆用气。
期间,该矿按照国家“保民用,保公用,保重点”政策,严格执行相关调控方案,合理制定冬春季特殊时段的月度供气计划,各区域销售人员提前向城市燃气直供客户了解其下游管网的供气情况,分级别、分区域做好“压非保民”预案,落实民用气客户采暖季最低需求和最高用量。
同时,继续推动区域内天然气客户加快储气调峰设施建设,促进各城镇燃气企业、不可中断大用户提高自身保供能力,供需双方共同为迎峰渡冬提供用气保障;加强与地方职能部门的沟通解释,协助客户提前整改管道隐患、消除供气瓶颈,充分做好冬季保供准备,增强安全意识。2019-2020年渡峰期,重庆气矿仅一家客户配合调峰,调峰时间由90天缩短到20天,减停气量由2.36亿立方米下降到0.5亿立方米。(渝强丁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