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市黔西南商会积极履行社会责任
捐献爱心资金近400 万元,助力300 多户贫困户脱贫
作者:
■兴云本报记者管弦
“商会成立两年来,共开展40多次爱心帮扶活动,捐献爱心资金近400万元,助力300多户贫困户脱贫。今年,商会将继续参与各项社会公益事业,传递金州商人正能量。”在日前举行的贵阳市黔西南商会第一届第四次会员大会上,贵阳市黔西南商会执行会长、贵州桓源建设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长彭宁回顾总结了商会2019年工作,并对2020年商会工作进行安排部署。
贵阳市黔西南商会成立于2018年,现有会员120余家。据统计,会员企业在贵阳投资金额达200亿元,涉及房地产、建筑、金融贸易、环保绿化、现代农业、医药卫生、文化传媒、餐饮娱乐等多个行业。商会成立以来,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参与贵州省脱贫攻坚工作和家乡经济建设,先后获贵阳市工商联“优秀组织”“爱心商会”和市级“四好五型”商会等称号。
2019年,贵阳市黔西南商会共捐献爱心资金120万元。参与和谐贵阳促进会捐赠仪式,到帮扶村织金县狗场村开展帮扶慰问活动,为贫困户送去慰问资金、棉被、米、油等生活物资用品;组织会员企业参与贵阳市“百家民企进织金”结对帮扶行动,在织金县开办“爱心公益学校”;积极推动“泉涌”工程,协助家乡政府开展招商引资工作,动员会员企业宣传、推广和消费家乡农特产品。
路灯照亮家乡脱贫致富路
“路灯亮了!路灯通到家门口了!”2019年12月20日,由贵阳市黔西南商会爱心企业捐赠给贵州省望谟县打易镇团结村和郊纳镇懂闹村的价值24万元的80盏太阳能路灯全部安装完工并正式投入使用。
据悉,团结村和懂闹村均是贵州省深度贫困村,两个村居民大多为少数民族布依族。因交通不便、基础设施条件差等原因,使得两个村经济基础薄弱,导致村里一直没有路灯,村民外出田地劳作常常摸黑回家,尤其赶上雨天,村民出行更为不便。贵阳市黔西南商会积极响应黔西南州委、州政府“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号令,商会组织爱心企业到两个村进行调研。在实地了解两个村的困难后,商会爱心企业确定向两个村分别捐赠40盏太阳能路灯,并由商会副会长单位贵州胜辉科技有限公司免费安装。
“感谢商会和爱心企业的帮助,今后再也不用摸黑路了。”对于商会捐赠的路灯,打易镇团结村的村民对此十分高兴。
“村里有了路灯,这下在田里劳动摸黑也不用担心摔跤了。”懂闹村80岁的老党员谢绍周和刘还龙在路灯下笑得合不拢嘴。
再创商会工作新局面
2019年,贵阳市黔西南商会还开展了系列有特色、有影响力的活动。成立党支部,组织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认真开展各种专题教育活动;走访会员企业,了解会员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和发展需求,听取办会意见;建立专家库,为会员企业出谋划策;定期召开读书会、法律讲座、财务知识培训、金融知识培训、企业管理培训等活动,与多家兄弟商会达成战略合作,搭建发展平台,帮助会员企业发展壮大。
“在商会的帮助下,我扩大了厂房,新添了印刷设备。同时,我还参加了贵阳市民营企业家培训班学习,学到了许多知识,扩大了社交圈子,特别感谢商会搭建的平台。”贵阳一航木印刷包装有限公司总经理宋红霞说,贵阳市黔西南商会是在筑金州企业家的温馨港湾,在这里,大家可以共话乡音、共叙乡情、共忆乡景,切磋商道、交流商机、共搏商海。
“新的一年承载着新的梦想,孕育着新的希望。2020年是商会工作攻坚之年,是推动商会工作上台阶的重要一年。”贵阳市黔西南商会会长、贵州景顺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李震表示,商会将认真学习中央和地方政府有关文件精神,完善和规范管理,健全商会运作机制,抓好商会党建工作,壮大会员队伍,提升会员服务水平,增进会员之间的合作交流,加强与金融机构的联系,积极参与各项社会公益事业,协助家乡政府开展招商引资,加强两地沟通联系,为促进两地经济发展和文化交流作出应有的贡献。
贵州省爱国拥军促进会常务副会长康新平希望,商会继续履行社会责任,加大对深度贫困区群众的帮扶力度,多开展捐资助学等爱心公益活动,做好会员服务工作,增强商会凝聚力,开创商会工作新局面。
黔西南州政府原副州长,贵州省生态移民局原党组书记、副局长,贵阳市黔西南商会高级顾问、法学博士罗用能强调,商会要坚持发展为要,充分发挥商会优势,向两地各级政府反映企业的愿望和要求,为会员企业排忧解难,为会员创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积极反哺家乡,把市场信息反馈给家乡,把好的经验带回家乡,推动黔西南产业结构调整,提升产业层次,实现两地经济良性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