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天津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脱贫攻坚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精神,市委书记李鸿忠向全市发出了"升级加力、多层全覆盖、有限无限相结合"的脱贫攻坚动员令,天津市各条战线总动员,成立了11个专项工作组,在产业扶贫、消费扶贫、就业扶贫、智力扶贫等方面全方位投入脱贫攻坚战
脱贫攻坚、全民动员,2019年是打赢脱贫攻坚战攻坚克难之年,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脱贫攻坚持续高位推进、响鼓重锤。天津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脱贫攻坚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精神,市委书记李鸿忠向全市发出了“升级加力、多层全覆盖、有限无限相结合”的脱贫攻坚动员令,全市各条战线总动员,实行网格化扶贫,无死角,成立了11个专项工作组,全方位打响脱贫攻坚战。天津市工商联作为第十一个专项工作组牵头部门,推进全市的“万企帮万村”专项工作。
聚焦河北承德地区和甘肃34个贫困县1246个深度贫困村,实行村企结对全覆盖,引导、推动全市民营企业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建立“一对一”结对帮扶协作关系,在产业扶贫、消费扶贫、就业扶贫、智力扶贫等方面加大帮扶力度。面对这个硬任务,工商联组织能否接得住、完成好这个任务,的确是个真考验。
注重引导,广泛动员,实现帮扶全覆盖
2019年4月22日,来自天津全市10个委办局及16个区分管扶贫工作的主要负责人齐聚天津大礼堂,拉开了天津“万企帮万村”专项工作序幕。每人一册《“万企帮万村”全覆盖专项工作实施方案》,各成员单位帮扶任务明晰,市政府住承德工作队、援甘前指、挂职扶贫县副县长、各村联络员通信方式详实、畅通,天津市工商联牵头抓总,相关成员单位各司其职,相互配合,资源共享,合力推进。
“做伟大事业的践行者、做光彩事业的推动者、做转型发展的引领者”的倡议,掀起了天津市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助力脱贫攻坚的高潮。
从甘肃陇东,到避暑圣地的河北承德,从古丝绸之路要冲的甘肃武威,到中华文明发祥地之一的甘肃平凉,从甘南高原,到荒漠连片的北山山地,甘肃34个对口帮扶贫困县、河北承德5个贫困市县遍布了天津市16个区、10个成员单位主要负责人及近2000名企业家的帮扶足迹。据不完全统计,2019年天津市各政府部门、企业家赴对口帮扶地区人数累计达3000人次,帮扶行程近600万公里,捐助款物总额超过亿元,在贫困地区留下了天津各界结对帮扶的深挚情义,绽放出全民同心,民族团结的友谊之花。
因地制宜,因人施策,产业帮扶
拉近地区深对接,变输血为造血,甘肃省平凉市庄浪县位于甘肃省中部,境内海拔在1405-2857米之间,常住人口41.48万人,人均耕地面积2.19亩,近十年平均降雨量565毫米。人多地少,干旱多灾,资源匮乏,远离交通干线,是全省18个干旱贫困县和43个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之一。
“庄浪县有大黄、柴胡、党参等40多种名贵药材,我们企业经过调研发现,这里的中药材种植不成规模,药材只能完成初级加工,缺少销路。”工商联会员企业、天津市银旺医药有限公司董事长焦银旺介绍,“2019年,我们企业投资500万元,入股成立庄浪县新三变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天津市工商联捐款40万元作为股金,让80户贫困户入股合作社,每年按固定资产投资的10%固定分红,希望通过我们来甘肃投资的天津企业助力当地产业发展,努力带领贫困群众早日脱贫致富、奔小康。”
通过深度的考察调研与深入对接,天津市工商联通过“企业+政府+合作社+贫困户”的产业扶贫模式,结合不同地区的资源优势和环境特点,建立了按照贫困地区“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的“三变”改革思路,帮助贫困地区逐步实现“企、社、户”三叠加、“产、供、销”一体化的良性发展体系。捐赠企业在两地政府的沟通协调下,将扶贫款以贫困户的名义投资相关产业,通过当地产业合作社具体运作实施,贫困户定期分红长效增收。
甘肃省平凉市委副书记马琨表示:“天津市用真情、出真招、真帮扶,这种帮在实处、走在前列的工作作风,深深感染着平凉人民,也必然将推动两地人文交流、资源共享、经贸合作取得新成果。”
据悉,通过此种模式,天津市工商联对接引导北京天九慈善基金会、天津市银旺医药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在甘肃、承德多地开展中药材、湖羊养殖等产业扶贫项目,累计投资600万元,带动建档立卡户197户,人均年收入达到2500元以上,当地产业经济得以发展,贫困人群实现稳定增收,内生动力得以提高。
结对认亲,似亲人胜亲人
庄浪县韩店镇王崖村地处偏僻,距县城要驱车300余公里,属深度贫困地区,如何做到让深度贫困地区的贫困群众感受到党中央的关怀,打通精准扶贫的最后一公里就成为一道难题。
“十分感谢天津市的领导们对我们的帮助,真感觉不是亲人胜似亲人啊。”潘河村四社的贫困户马七生这样说道。2019年以来,天津市工商联的局级、处级领导分别与甘肃省庄浪县韩镇贫困村10户建档立卡户结对认亲,逐一慰问结对认亲的“亲戚”,送上米、面、油等生活必需品及慰问金,了解他们的家庭情况及生活状况,倾听他们的需求呼声,鼓励贫困户们重塑对生活的信心和面对困难的勇气,坚定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心。
通过开展经常性的沟通交流,话家常、帮思想、解难题、促感情,力所能及地帮助结亲对象解决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帮助结对贫困户不断增强脱贫意识,转变思想,更新观念,坚定脱贫信心,激发脱贫的内生动力,一对一结对认亲这一帮扶形式,贫困户生活条件已明显好转,靠劳动改变命运的愿望越发强烈。